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标准护理计划1..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标准护理计划1.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主要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烦燥不安等,含服硝酸甘油无效,严重者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心肌梗死治疗原则为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使病人不但能度过急性期,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的心肌。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疼痛;②恐惧;③焦虑;④自理缺陷;⑤活动无耐力;⑥心输出量减少;⑦知识缺乏;⑧便秘;⑨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10)潜在并发症--心源性休克;(11)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12)潜在并发症--心脏骤停。 一、疼痛 [相关因素] 心肌缺血、缺氧。 [主要表现] 胸骨后剧烈疼痛,伴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 [护理目标] 1、病人主诉疼痛次数减少,程度减轻。 2、能识别引起疼痛的因素。 3、能够运用有效的方法减轻或缓解疼痛。 [护理措施] 1、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 2、向病人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指导病人避免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3、密切观察有心律失常、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并记录。 4、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 [重点评价] 病人疼痛缓解的程度。 二、恐惧 [相关因素] 1、胸闷不适、胸痛、濒死感。 2、因病房病友病重或死亡。 3、病室环境陌生/监护、抢救设备。 [主要表现] 心情紧张、烦躁不安。 [护理目标] 1、病人能说出恐惧感觉。 2、安全感和舒适感增加。 3、能采取应对方法。 [护理措施] 1、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 2、尽快地使病人熟悉环境并介绍监护系统等医疗设备。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3、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屏风遮挡,减少不良刺激。 4、护理工作中应从容、镇定,避免紧张、忙乱。 5、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以增强其安全感和舒适感。 6、关心病人,经常给予病人减轻恐惧状态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等。 [重点评价] 病人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三、焦虑 [相关因素] 1、身体和心理上的异常感觉。 2、环境和日常生活发生改变。 3、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主要表现] 精神沮丧、郁闷。 [护理目标] 1、病人能描述焦虑的症状。 2、能运用有效的应对机制减轻焦虑程度或控制焦虑。 [护理措施] 1、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2、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促进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信赖: 3、及时缓解病人疼痛,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消除不良刺激,避免与其他有焦虑的病人或家属接触。指导病人作缓慢深呼吸。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保持良好心镜。 [重点评价] 1、病人认识焦虑的程度,主动采取的应对机制。 2、心理上的舒适程度。 四、自理缺陷 [相关因素] 1、疼痛不适。 2、活动无耐力。 3、医疗受限。 [主要表现] 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护理目标] 1、病人卧床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2、恢复到原来的日常生活自理水平。 [护理措施] 1、心肌梗死急性期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减少病人寻找东西时的体力消耗。将呼叫器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响立即给予答复。 3、提供病人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确切消息,强调正面效果,以增加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并向病人说明健康程序,不要允许病人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4、在病人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和运动,以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感。 5、让病人有足够的时间,缓慢地进行自理活动或者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多次短暂的休息时间;或者给予较多的协助,以避免病人过度劳累。 [重点评价] 病人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五、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1、疼痛/不适。 2、氧的供需失调。 3、虑弱/疲劳。 4、心律失常。 5、强制性活动受限。 [主要表现] 活动耐力降低,体力不支。 [护理目标] 1、病人的活动耐力在逐渐增加。 2、在活动后不出现心律失常和缺氧的表现,表现为脉搏、血压、呼吸正常。 3、能参与所需求的身体活动。 4、进行活动时,虑弱/疲劳感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 1、心肌梗死急性期嘱病人卧床休息,但应向病人说明康复程序: 2、第1-3d:绝对卧床休息,进食、大小便、翻身及个人卫生等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协助。第3-6d:卧床休息,鼓励

文档评论(0)

d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