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侨献琴 29工之侨献琴.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之侨献琴 29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献琴 29工之侨献琴 教学目的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理解寓言内容及寓意。3、教育学生要看重真才实学,而不能只重虚名。教学重点:(l)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而”“以”“之”字的用法。(2)理解寓言的内容和寓意。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朗读《龟虽寿》和《石壕吏》这两首诗。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时间:二课时。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老… 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建筑艺术建筑是科学,建筑也是艺术。建筑是无声的诗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本单元,我们将一起瞻仰巍峨、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巍中山陵,欣赏金壁辉煌的法国凡尔赛宫,游览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的黄鹤楼和于园… 教学目的 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寓言内容及寓意。 3、教育学生要看重真才实学,而不能只重虚名。 教学重点: (l)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而”“以”“之”字的用法。 (2)理解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预习 查字典、看注释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篇寓言,工之侨也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工之侨两次献琴而结果不同,到底是怎么回事? 教师简介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诚意伯文集·郁离子》,题目是编者加的。作者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末明初人,辅佐朱元漳平定天下,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官至官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土,封诚意伯。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指名读,轮读。) 2.请学生翻译课文。(一人一句) 3.补充课文注释:(目标1) 焉:语气词,这处可不译。”所而为琴”而: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表承接。”弦而鼓之”而: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表承接。”金声而玉应”而:连词,表并列。鼓:动词,弹。”自以为天下之美也。”“以为”:认为。”也”表判断的语气词。”工之桥以归”“以”后省略介词的宾语,以琴归,带着琴回家。诸:之于的合音。”匣而埋请上”匣:名词用为动词,装在匣子里。 而:连词,表承接。诸:之于的合音。”抱以适市”以:连词,可不译。市:集市。”贵人过而见之”而:连词,表承接。”易之以百金”以:介词,用。”悲哉世也”倒装句,谓语用在主语前面,强调谓语”悲哉”。然;这些。 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5.请学生归纳三个段的段意。(目标2)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写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 第二段写工之侨第二次献琴,因为琴经过伪装,又是由贵人献上,竟得到极高的评价。 第三段写工之桥的慨叹。 6.提问:工之侨是怎样把琴伪装成古琴的? 讨论并归纳:先请漆工绘制了”断纹”,再请刻字工匠刻了”古窾”,然后装在匣子里埋在地下,过了一年才拿出来,琴就”变”成了古琴。 7、提问:工之桥两次献琴的不同结果表明了什么?(完成目标2) 讨论并归纳:表明太常、国工、贵人、乐官这般人并不看重琴质量的好坏,也不懂得它的好坏,而只看它表面上古不古,真是盲目到了极点。 8.提问: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完成目标3) 讨论并归纳:讽刺那些不看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的社会现象。 四、堂上练习 (l)词性活用 (投影显示) 弦:名词用为动词,装上琴弦。 鼓:名词用为动词:弹。 匣:名词用为动词:装在匣子里。 (2)”而”字用法。 而 金声而玉应表并列并且、而且。 斫而为琴表承接不译。 默而识之表修饰地、着。《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却、但是。《论语》 (3)”以’宇用法; 以 工之侨以归介词,带着。 易之以百金介词,用。 抱以适市连词,表修饰、着。 是以谓之文也连词、因《论语》 以 何以谓之”文”也介词,凭。《论语》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动词,认为。《两小儿辩日》 还以与妻介词,把。《乐羊子妻》 以就鼓德连词,来。《乐羊子妻》 (4)”之”字的用法: 之 弦而鼓之代词,指琴。 还之代词,指工之侨。 工之侨闻之代词,指这件事。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助词的: 五、教师小结 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工之侨两次献琴而结果不同的故事,讽刺世上一些人缺乏见识,不看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故事的情节不像一般寓言那样简单,入物也有好几个,但全文仅一百二十个字。可谓言简而意赅。 六、布置作业?。 1` A、用现代语翻译全文。 B、完成课后练习题一、二。 C、试排演一个课本剧。 七、说课精要:通过课堂练习,学生更好的掌握文言词语的使用。 八、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练习课 (学生先独立做,后师生共评)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

文档评论(0)

raojun0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