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中国济体制的演变
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微观基础 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提供市场条件 ③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保障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二、经济转型的道路与战略 战略A(私有部门的有机发展战略) 战略B(加速私有化战略) 1)创造条件使私有部门生长 1)尽可能快地消灭国有企业 2)以出售为手段民营化 2)采用认股权证形式无偿分配 3)必须防止国有财产无偿分配 3)更偏向于形成分散的所有权结构 4)必须优先考虑能够产生核心 4)不强调私有部门自下而上的发展 所有者的企业出售方案 和提升新生私有部门的地位。 5)硬化对企业的预算约束, 5)认为国有企业私有化会自动硬化 强化金融纪律,确保市场经济 预算约束,因而没有提出这样要求。 的有效运行。 (二)改革的不同目标模式 1、市场社会主义模式(苏联东欧模式) 2、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东亚模式) 3、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许多理论界人士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而不是在市场上提供私用物品,过多的政府干预会妨碍市场的有效运作并且滋生腐败,因此最有效的经济模式是欧美的自由的市场经济模式。 1、改革启动和局部试点阶段1978,12---1984,10 2、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探索阶段 1984、4—1988、9 三、中国经济改革的几个阶段 3、总结经验,整顿调整 1988、9—1992年春 4、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1992年春---1997、9 5、全面推进、改革攻坚 1997、9---2002,11 6、十六大以来,2002,1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协调发展 6,十六大以来,2002,1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协调发展 1.从供给型经济转向需求型经济 2.由封闭和半封闭的经济转为开放型的经济 3.从温饱型经济转为小康型经济 四、改革成就:中国经济三个巨变 讨论话题: 改革是渐进还是激进的? 经济学家、政治家在改革过程中的作用 改革是否已经渡过难关? 第三节 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与反思 一、中国改革的经验总结 (一)国外的观点 (二)国内的观点 (三)综合:六个结合 二、对改革的反思 1、渐进改革的陷阱 2、改革过程中的几种力量 3、建立游戏规则 4、对中国模式的思考 讨论话题: 改革中的公正问题 利益调整,分享经济增长的成就 改革的代价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模式:趋同还是创新? 中国经济专题第二章 中国经济体制的演变 第一节 传统经济体制形成逻辑 体制形成的背景 经 济 体 制 的 组 成 部 分 经 济 后 果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资本稀缺的农业经济 扭 曲 的 宏 观 环 境 低利率政策 低汇率政策 低投入品价格政策 低工资政策 低生活必需品价格政策 资 源 计 划 配 置 制 度 微观经营机制 国有工业企业 与人民公社 产业结构失衡 技术效率低下 劳动激励不足 一、采纳计划体制的动机 重工业和强国梦 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的工业化经验 依赖理论 二、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 1、意识形态层面:仿效前苏联 2、国际背景:朝鲜战争的爆发 3、中国屈辱的历史强烈希望赶超西方 4、政治基础: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崇高威望有助于建立全能的政府 三、传统经济体制的绩效和影响 一、传统经济体制的绩效 1、最大程度动员了剩余资金 2、提高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 1、就业结构不合理 2、资金利用率不高,工业生产效率低下 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变化不大 计划经济的实质: 把整个社会组织成为单一的大工厂,由中央计划机关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 计划配置资源的困难: 第一,为维持计划经济的运转,需要付出极高的信息成本。 第二,在国有基础上的计划经济无法解决激励问题。 第三,计划经济缺乏效率,是同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本质紧密联系的,与生俱来,无法克服。 问题: 1、为什么众多的国家都把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当作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准经济模式? 2、当这种体制建立起来以后,这些国家又或迟或早地提出了有必要对它进行改革? 第二节 中国经济改革的阶段与成就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九章 织管理.ppt
- 第九章 镇土地税.ppt
- 第九章 交行政执法人员规范.ppt
- 第九章 国资产管理与企业清算.ppt
- 第三讲 大生学习.ppt
- 第九章 体心理.ppt
- 第九章 班管理.doc
- 第九章 薪管理.ppt
- 第三讲 政对媒体的各类政策和管理.ppt
- 第九章_市经济的微观基础与国企改革.ppt
- 从银行承销视角看城投债发行有哪些变化.pdf
- 德福科技锂电PCB铜箔双龙头,高端化勇攀高峰.pdf
- 电力设备行业新型电力系统报告之四:电网发展回顾及后续展望,特高压稳步推进隐忧仍在,配网低于预期改革初见端倪.pdf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AIDC系列深度:海外大厂引领高压直流革命,800V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pdf
- 电力行业5月月报:风光装机抢装进入高潮,火电电量增速由负转正.pdf
- 电子行业动态:Oracle签300亿美元大单,英伟达算力需求旺盛.pdf
- 豆神教育教育转型焕锋芒,AI教育拓疆界.pdf
- 多元金融行业寰宇通汇系列五:互联网券商Robinhood,一揽子交易提供商.pdf
- 非银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稳定币系列报告之一,从铸币到流通,稳定币生态拆解.pdf
- 分众传媒公司深度研究:收购扩渠道,携手支付宝打通转化链路,看好后续增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