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 挫折、应激与调适 一.挫折的一般涵义 二.挫折的心理与行为反应 三.在管理中如何对付挫折 四.应激与调适 * 人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挫折与应激。挫折与应激在多数情况下都不利于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因此,如何尽量减少、调适挫折与应激,对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很有意义。 (一)挫折的概念 挫折(frustration),又叫欲求不满,是一种高度紧张的主观感觉。或者说,挫折是个体动机性行为(目的性行动)受到阻碍或干扰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困惑、愤怒、焦虑、失意等。 挫折有正面效应,但在本讲内容中,我们一般是就其负面效应来进行讨论的。 (二)挫折是如何产生的 关于挫折原因的分类有许多。 1.导致挫折的一般因素 (1)外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2)内在因素:一般指个人的素质方面的不足或动机的冲突。 2.导致挫折的组织因素 (1)不合理的管理方式 (2)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 (3)工作环境不理想 (4)工作性质不匹配于个人的才能、兴趣、爱好等 人受挫后,会产生高度的紧张;为了消除这种紧张状态,将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反应。 (一)人受挫后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1.攻击(aggression):包括外向攻击(直接或转向)和内向攻击。 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Dollard 和N.Miller等人提出的“挫折—攻击(侵犯)”理论,人受挫后会产生攻击性反应,攻击主要针对三种对象: (1)直接制造挫折的人 (2)与挫折的造成没有直接关系的人 (3)受挫者本人(自责、自虐、自杀) 2.焦虑(anxiety):由不确定事件引起的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担心、恐惧等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情绪状态。 3.冷漠(apathy):对人对事的一种不关心、缺乏兴趣的冷淡反应。 4.幻想(fantasy):凭想象来满足欲望的心理历程,如做白日梦。 5.退化(regression):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 (二)挫折的自我防卫机制 1.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个人通过援引理由或事实为自己的受挫寻找借口以减轻或消除焦虑,如“失败乃成功之母”。 2.投射作用(projection):个人不自觉地(下意识地)把自己的过失或不为社会认可的欲念加诸他人,藉以减轻内心的焦虑;可替代的另一种说法是转嫁。 3.压抑作用(repression):个人通过意志努力将受挫体验深藏心底或有意遗忘,以减轻焦虑而获得暂时的安全感。 4.逃避作用(escape):个人受潜意识支配的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倾向,其原因常常是个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只有逃避一途才能消除焦虑,如归隐山林,逃想幻想世界,逃向神经性疾病。 5.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个人压抑某些潜藏的欲念,在行为上采取与欲念相反的方向来表示,如过分的友善可能包含着内心的憎恨。 6.认同作用(identification):个体潜意识向他人模仿的历程,如认同满足自己需要的人,模仿某个明星的发型以满足自己的星愿。 7.补偿作用(compensation):一种积极的自我防卫机制,指个人追求目标受挫或因自身缺陷而遭失败时,改以其他能获胜的活动方式来代替,藉以弥补自尊与自信。阿德勒(A.Adler)认为,补偿作用起于人的自卑情结,人因克服自卑而求超越。 8.升华作用(sublimation):个人将不为社会认可的动机欲念加以改变,以符合社会标准的行为表现,如把性冲动转变为文学艺术的创作。 (一)预防策略 1.设法消除产生挫折的原因 2.提高对挫折的忍受力 3.改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 4.改善人际关系 5.加强心理预警 (二)调治策略 1.要有宽容态度 2.帮助受挫者摆脱挫折情境 3.情绪发泄(日本一些企业的“精神发泄控制室”) 4.心理治疗 (一)应激的含义 应激是个体生理或心理上遭遇强大变化与刺激事件时(即应急,emergency)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紧张状态。 适度的应激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二)应激源 应激源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 1.一般意义上的应激源 (1)挫折 (2)冲突 (3)变化 (4)压力 2.职业应激源 (1)物理环境(照明、污染、拥挤等) (2)个人应激源(工作负荷、额外职责、角色冲突、职业发展期望、厌烦等) (3)群体或人际应激源(与上司、同事关系不睦,与伙伴的合作与竞争等) (4)组织应激源(规范的模糊与冲突、结构太复杂或太简单、种族与性别歧视等) (三)应激调适的组织措施 1.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务员管理有关业务流程图.pdf VIP
-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7年版.pdf VIP
- 《建筑结构平法识图》课程标准.doc VIP
- 《税法》课程思政说课.pdf VIP
- 2025款比亚迪秦PLUS DM-i智驾版_用户手册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VIP
- 易飞ERP操作手册.pdf VIP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保2.0)3级建设内容设计方案 .pdf VIP
- 不动产登记代理人《不动产权利理论与方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