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doc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做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必须站在数学发展的“昨天”与“明天”的新旧契合点上寻求自己的创新与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能力。“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人们的观察、思维、探索、创新正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问难就是敢于大胆的提出问题,大胆的怀疑,大胆的批判。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敢于质疑、解决问题、大胆创新,是每个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着眼点。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呢? 一、营造学习氛围,学会“敢疑”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否得以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善于保护学生好胜、好奇、好问的心理,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就能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性个性。 如第十册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一种拖拉机的运输车斗(如右图),长2米,宽1.2米,高0.5米。要做这样的一个车斗,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如果用它运输石灰浆,最多可以盛放多少立方米的石灰浆?(铁皮厚度不计)学生提出质疑,从图上看不出这个运输车的车斗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像造房子时用的装黄沙的那样可以翻的那种,那么就要算5个面的面积;可如果是不能翻动的那种,那么算4个面就可以了,因为前面的那个面不用做,直接连在车前面的那儿就可以了。我发现学生观察图的时候很细心,如果图中能画的明确一点,学生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质疑了。这时我及时肯定了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实际生活想问题,不能违背现实生活,不能单为解题而解题,应该符合现实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设臵知识障碍,学会“设疑”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设疑臵难,利用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l)1.6-0.25,15-0.15;(2)10-3,14.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适当“障碍”造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1 又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学习的兴趣,我是这样引入的:今天,老师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一起来解决。小明家有个习惯,只要是家人的生日,总是以最简单的方式庆祝一番,小明今年14周岁了,过了这个生日,可奶奶虽己75周岁了,却只过了8次生日?这时,学生觉得很新奇,“这里面有什么决窍?”不等老师提问,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激起来了,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渴望找到答案,希望能够尽快地把这个知识学好。 三、教给思维方法,学会“善疑” 洛克威尔曾经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镜,促使学生敢疑、善疑。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标新立异,另辟蹊径;其次,教师应尽量借助直观教具或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改变过去那种忽视结论的归纳和演绎的教学过程,忽视思索探寻的分析过程,忽视方法的选择和比较过程的做法。在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如学习分解质因数时,出示这样的学习提纲:(1)为什么不把质数分解质因数? (2)分解质因数时用什么方法比较好?(3)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要注意什么?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向自己挑战,摆脱自身经验,学会创造性的思考。如在教学“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由于学生受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解题经验定势的影响,在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学生会只用三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而忽略了用每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这样导致求得的数偏大。 四、参与教学情境,学会 “质疑” 朱熹曰:学贵善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注意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去点燃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产生需要,因需要而引发积极思考、探索,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如在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ojun0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