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风景名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县风景名胜

礼县风景名胜 礼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有秦皇湖、祁山武侯祠、秦西垂陵园、翠峰观、赤土山园林、盐井祠、大香山等风景名胜区。 秦皇湖:秦皇湖位于县城东北50公里处的红河乡双石沟,是利用红河水库发展起来度假、避暑、水上娱乐为主的风景区,由红河湖、天台山、方口寺景区组成。红河水库是一座集灌溉、防洪、养殖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域面积达3000余亩,是陇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围绕湖区有天台山、方口寺、慈祥观、金山、窑洞等景点,自然、人文景观相映成趣。库区湖面宽阔清澈、波光粼粼,两岸山峦起伏、绿树掩映,游人或泛舟湖上,或倚岸垂钓,惬意非常。 祁山武侯祠:位于礼县城东23公里的祁山乡,北距天水市70多公里,建于西汉,是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统帅三军,挥师北上进攻曹魏的营堡,因诸葛亮“六出祁山”而闻名。 祁山堡为宽阔平川上突起的一座孤峰,坐落在西汉水北岸,高数十丈,周围里许,四面如削,高峻奇拔。营堡只西南有门可入城堡,再沿盘折小径,迂回曲转上至山巅。山上平地三千平方米,其下悬崖绝壁,峭峙孤险。南北朝时期,为纪念诸葛亮,在堡内建有武侯祠,历有修复。现存武侯祠殿宇,前后三院,为歇山式建筑。正殿内塑高大的孔明像,手执羽扇,端坐正视,后殿祀关羽,最后为起佛殿院。门外有照壁、戏台,为建国前后重建或改建。尚存历代名人书写匾额多面,楹联5副,碑石20余通,对诸葛亮毕生事迹和功迹概述甚详,字迹劲秀,古趣盎然。祁山堡已成为三国之旅的重要景点,是全国五大武侯祠之一。 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位于礼县城东12公里处,据《史记·秦本纪》记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非子即秦的后人,犬丘,即西犬丘,也即西垂(在今礼县东部一带),非子因牧马有方被周孝王赏识,封为周的“附庸”,让他继承了祖先伯益的嬴姓,邑之秦,专为周王室养马,这是赢族人被称为“秦”的开端。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诸侯,秦始建国,建都西垂,后迁都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境内)。据史学界考证,秦人有四大陵园,在陕西已探明雍城陵园、芷阳陵园和始皇陵园,但秦人最早的第一陵园一直没有找到,到90年代初,国家组织考古人员在礼县进行考古调查,揭开了一个千古奇谜:考古学家一直思索探寻的秦国四大陵园之首西垂陵园遗址在这里发掘出土,秦鼎、秦簋、铜镈、编钟、石罄等大量国宝级珍贵文物翔实佐证了礼县是秦文化的历史源头。1997年大堡子山秦公墓被甘肃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大堡子山遗址考古发现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翠峰观风景区:?位于县城东南15里处,“翠峰松涛”为礼县古八景之一。其山势峻秀、高耸云端,苍松劲翠、芳草群芬,植被良好,山峦峰顶,殿宇庙阁,凌空筑就。道观建筑年代无考,但见院中半块残碑,因磨损严重,字痕不清,泼水侧视之,有“(南诏)天启元年、辛酉,闰二月二十日”“浙人松屏詹里”下有“进士第巡陕西……乙卯秋八月”等字样。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翠峰观旅游开发,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启动翠峰观开发工程,如今翠峰观森森、涛声依旧,毁坏庙宇得以重建,香火旺盛,景区服务功能日益完善,是旅游避暑的一块绝佳之地。 赤土山园林: 赤土山位于县城东侧,西汉水与燕子河交汇处,又名高庙。因其土呈赭红色,而名曰赤土。传说,在唐代,有一道长云游至此,见其林木茂盛,瑞气蒸腾,紫雾缭绕,便搭建茅庐,立炉炼丹,虔心务道,整日整夜炉火不息,渐渐地,炉中火的霞光浸润渗透于山石土壤之中,整个山体便成了赭红色。天尊闻之,感其心诚,将其点化成仙,镇守西江,就是如今人们敬奉的西江神。至今山上还有“万古传仙踪炼石当年留赤土,九州歌德政祥云到处护青山”的楹联。其实,这只是一种传说,究其真因,是由于土中富含氧化亚铁而成其色。赤土山自唐朝就有庙宇,以后各代都有修建。但由于朝代的更迭,时代变迁,陆续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改革开放前,仅剩圣母宫一处古建筑。修建于唐代的西江祠不知毁于何时,已难考究。上世纪八十年代,又开始修建,往日的历史风貌,在逐渐恢复之中。山上庙宇修建宏伟,星罗棋布,依次而上有西江祠、仙洞、远望亭、灵官阁、泰山殿、圣母宫、东岳宫、三清殿、玉皇殿、瑶池宫等。山上古今名人手书匾额众多,我省著名书法家、文字学家张邦彦就书有“陇上名山”,苍劲质朴,古典雅致。坐落于赤土山山麓西北角的西江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所建。在通往祠庙的道口,一块赤红色大石上,赫然大书“赤土显迹”四字。进入西江神庙,墙壁上,就绘有赤土显迹的故事。赤土显迹,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西江浣肠,五代时礼县石桥斩龙人王仁裕,年轻气盛,放荡不羁,不思学业,一日于赤土山游玩,有些困乏,在西江祠前一大平板石上,仰面横卧,朦胧睡去,恍恍惚惚中,走来一位红脸大汉,自称西江神。大汉剖其腹,取其肠,用西江水浣洗,后又回置其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