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之痛—浅析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现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鸡肋之痛—浅析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现状

“鸡肋”之痛 ── 浅析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现状 当前美术教育现状: “鸡肋”地位——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美育,在学校里历来被置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它既不能像语、数等主科那样理所当然地受到重视,而又实实在在缺少不了,这就决定了中学美育在校园中的“鸡肋”地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种“鸡肋”心态在农村的一些中小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实为美术教育之“痛”。   “痛”一:传统认识根深蒂固   现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为学校音、体、美、劳的教育带来了佳音。但由于一部分人对素质教育并未真正理解和认识,或者说,还无法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阴影,美育在校园中的“鸡肋”地位并未得到好转,在社会和家庭中也没有得到普遍认可和支持。相反,这种“鸡肋”心态已成为一种习惯势力“深入人心”,并对素质教育形成了种种困扰。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施转轨的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现实。 “痛”二:对美术课的认识 仍处在“原始阶段” “原始阶段”,即认为美术课不过就是美术老师在黑板上随意画一面红旗或一只苹果,然后叫学生照着画而已。 了解一些美学、美术知识并非只有从事美术专业工作者才必须掌握的。   审美是人心理的一种本能,具有良好的审美观和审美素质也被列为健全心理素质的一部分。 “痛”三:学生的轻视心理 家长对美术成绩的不重视→孩子对美术成绩的轻视→扼杀热爱美术的愿望→把美术课当做游戏课 怀着如此心态的学生必 然丧失了学习的主观能 动性,正常的课堂教学 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 教学实例 初一时,老师把透视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并着重讲解,课后做作业,出现各种错误的学生占全班同学15%。经过订正仍有8%的学生没有做对。升入初二后,除了美术兴趣小组成员外,大部分同学都将所学过的透视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也全然不懂应用,连一个简单的六面体的透视都不能画准确。 “痛”四: 美术教师“休闲” “鸡肋”地位→美术教师休闲的地位 可喜的是,一些优秀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正在实践中探索美术教育,并向传统观念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他们在短短数年即已取得突出的成绩,在此基础上美术特色学校如雨后春笋,美术教育的现状正在优化。这可否给我们更多 “休闲” 的中学美术教师一些启示呢? 现状总结 当今中学生美术素质差是很普遍的现象,而其中因轻视美术课的心态而造成美术素质差的学生不在少数。作为美术教师,我感到难言的悲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轻视美术教学的观念一日不改变,美育所处“鸡肋”地位的局面就一天不能扭转。而普及美育、实施和发展素质教育又岂是靠培养几个尖子生就可以达到的?原国家副总理李岚清曾指出:“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是的,素质教育的转轨实施工作,不是喊喊口号、轰轰烈烈地做点表面文章就可以达到的,它还将面对几代人的传统思想观念如何转变的问题,它也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 克服不良倾向实施素质教育,做到以下三点 : 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接受美术教育。 全社会应重视美 育教育。 鼓励优等生达到 尽可能高的水平。 * 10级美术学二班 薛 涛 夏锋廷 张学良 戴永德 10级美术学一班 杨 丹 黄 欢 *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