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类文章的写作技巧.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比类文章的写作技巧

对比类文章的写作技巧 近年来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频频出现对比类的题型结构。2005年全国卷III和江西,2006年竟有广东、浙江、江苏、陕西、福建多达五个省的书面表达使用这种题型结构,2007、2008年浙江卷。对比类书面表达可分为今昔对比和正反观点对比两种。属于今昔对比的有:2006广东卷(根据两幅图对比now 和before人们通讯方式的变化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等;属于正反观点对比的有:2006浙江卷(以Film or book, which do you prefer?”为题比较看电视和读原著的不同,并发表自己的看法)、陕西卷(比较“呆在家中”和“外出旅游”两种暑期计划的优点和缺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江苏卷(对2008奥运会志愿者“dos and don’ts”进行比较并发表个人看法)、2008 浙江卷(以“Working individually or working in a team”为题比较两种工作方式的不同,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等。本文试对此类书面表达的行文结构和解题技巧进行简要分析: 把握对比类文章行文结构 1. 正反观点对比类的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此类文章结构基本相同。一般都是首先提出问题→正方观点及论据(理由)→反方观点及论据(理由)→最后是结论或给出自己的观点。如:2005年江西卷要求用英语写一篇关于学生网上交友的短文,介绍人们的不同观点,并表达自己的看法。首先提出问题:Should students make friends online? 正方观点及理由为:Some people say yes…, 反方观点及理由为:Others, however, think students should not… Besides, … 最后进行总结:It is my opinion that students should place their study, health and safety before other things. 2006年福建卷是对“良好饮食习惯”这一话题进行讨论的短文。首先提出观点:It’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form healthy eating habits.然后是不良饮食习惯及其危害: However, bad eating habits are still very common among us students. 健康饮食习惯及其表现:We should have various healthy diets. 最后进行总结并发表自己观点:In my opinion, we try to develop healthy eating habits to build up a strong body. 2. 今昔对比类的文章一般是首先通过主题句明确被比较的两方面,然后进行扩展。 行文方式一是整块比较,即先A后B。如NMET2001书面表达,要求学生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写出减负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首先通过主题句In short, things have begun to improve since schools were called on to reduce learning load. 点出主题,然后分减负前(But I used to…) 和减负后(Now I have …)整块比较,最后点出结论As far as I know, everyone is …。 二是逐点比较,即A、B交错,逐条说明两者的异同,如2006江苏卷书面表达是讨论作为2008奥运志愿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首先点出论题:What should the volunteers do and what should they not do?然后根据提示用Firstly, … Secondly, … Thirdly, … 逐点比较dos don’ts, 最后表达自己的看法:If I have the honour to be chosen as a volunteer, besides the above, I will …。 掌握表示对比类文章的过渡性词语 逻辑角度 合适的过渡性词汇 时间顺序 first, second, then, finally / at last 空间顺序 here, there, on one side, on the other side 对称关系 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转折关系 but, however, while, though, otherwise 因果关系 because,

文档评论(0)

lisuf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