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师和工程师的融合.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业设计师和工程师的融合

工业设计师和工程师的融合 作为方法论的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师具体的工作内容是有区别的,虽然设计师的主要工作侧面是解决产品的外部关系,需要具有一定的管理者、推销员、艺术家等素质,但是他毕竟要作为一种职业,解决整个设计过程中某一个设计环节的问题。他既不能代替厂长、经理,也不可能代替推销员、情报员、统计员和经济核算员,他只能利用相关部门所提供的资料运用工业设计的方法去调整自己的构思,使其设计更加可行可信。所以设计师在整个设计活动当中只能起到一个环节的作用,他必须要与其他环节、部门、人员协调、合作,才能取得现实的物化结果。 当设计师的基本立意确定之后,在与技术衔接的问题上,就涉及到了与工程师的合作问题。目前很多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与工程师之间好像隔着一堵墙,两者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往往使其设计层次较低,可行性差,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探讨两者融合的条件是十分必要 的。 一般来说,工业设计的工作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产品的造型设计,二是开发设计,三是系统设计。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去探讨设计师与工程师融合的必要条件 设计师主要的工作侧面是解决产品的外部关系以及实现物化过程中技术方面的定性考虑,工程师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处理物化过程中技术问题的量的规定和具体的方式方法。在产品造型设计中,从技术实现的角度看,离不开材料、结构、不同形态的过渡、成型方法、工艺条件、设备状况等,这些因素是造型设计活动中必须认真考虑的实在问题,有一个因素顾及不周,都会失去其设计的现实意义-不具有可行性。当然技术问题应是由工程师来解决的,问题是形态离不开结构,任何形态都是由相应的结构、材料而构成的,设计师进行形态考虑时,就必然要赋予一定结构的设想,其结构自然又要涉及到加工工艺问题,工艺的难易又直接影响着成本的高低、效果的好坏等,这一系列的环节构成了=个有机的整体。设计师的知识结构(知识面广度、深度)会直接作用着这些环节联系的有机程度。因此,设计师对相关的技术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深度,不能简单地认为只须懂得原理就够了,也不能把技术片面地理解为是工程师的事,因为技术是实现设计目的的前提,两者是互为条件的。技术的含义是广泛的。有与形态直接关系的结构、力学、材料、涂装等方面的技术,也有与造型不直接发生关系的技术(如汽车动力装置),这种直接与不直接的关系,是设计师掌握不同技术知识深与浅的尺度。与造型直接相关的技术知识,设计师必须要掌握到一定的深度,而其他技术可以了解得浅一些。至于相关技术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一般来说,在技术上只要能与工程师在相同的水准上讨论、判断和评价问题就行了。具体地说,设计师应具有在构思过程中能规定所需技术的基本指标、可能性以及通过与工程师讨论能够理解并自行调整设计的能力。这是两者沟通的条件又是实现其设计可行性的条件。具有可行的方案才有价值,转到工程师手里进行技术设计。比如,设计师在进行轿车造型设计时,如果选择钢板成型,就要考虑钢板的模压、拉伸的极限;由机关盖、左右刺、棚、车门等几部分组成为宜;风挡玻璃与车体结合是选用胶贴、把合、橡胶条固定还是金属框镶嵌等方法;涂装采用怎样的方式,什么性质的漆面等等。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形态的效果,它是与造型密不可分的。设计师如果不具备这些知识,一昧地追求所谓理想的形态,其设计是难以想象的。充其量只能成为毫无技术根据的试探性劳动,从而失去设计的价值。换一个角度看,设计师不了解这些技术问题,就无法与工程师同桌讨论,往往会提出一些幼稚、古怪的问题,两者无法达成共识。所以两者的沟通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正像对牛弹琴无法共识,是因为两者之间不具有共识的条件,如果抱些草料牛就会摇头摆尾食之乐乎,其中的草就是两者共识的条件,那么设计师与工程师沟通的条件首先应该是在相关技术方面具有同样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设计师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在设计过程中主动有效地选择相应技术,追求技术与功能的最佳结合,从而起到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 两个事物产生空当,就不能融合;事物间接触面过窄,融合的效果就不佳;如果事物相互渗透、交叉就会合成一体,同样设计师与工程师的融合应是双方交融的。一方面要求设计师在技术问题上与工程师应有同等的理解力,另一方面工程师在考虑技术如何满足形态方面也应具有相应的美的评价能力。心理感受问题有时不能通过确定形式(图纸、效果图、模型等)表达的。往往只能通过意会的方式来理解。这时工程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判断能力,不然,两者同样沟通受阻,致使设计支离破碎,达不到完美的有机统一。比如,相同的结构,于体量的不同,其视觉感受各异,1米直径的球体与十几米直径的大球在感觉上是完全不同的;固定汽车侧窗橡胶条的宽与窄同样会产生精巧和笨拙的感受;1毫米厚的钢板与3毫米厚的钢板所压制出来的折线的钝锐,给人的印象也是有区别的。因此,工程师在考虑结构的强度或刚性时

文档评论(0)

ying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