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质量控制预防措施改
目 录
第一章 模板工程 2
1.1 梁 2
1.2 板 3
1.3 墙 3
第二章 钢筋工程 4
2.1 钢筋的保护层或偏大或偏小及楼板上筋下踏 4
2.2 电渣压力焊 5
2.2.1 接头偏心和倾斜 5
2.2.2 咬边 5
2.2.3 未熔合 6
2.2.4 焊包不匀 6
2.2.5 气孔 7
2.2.6 钢筋表面烧伤 7
2.2.7 夹渣 7
2.2.8 成型不良 8
第三章 混凝土工程 8
3.1 麻面 8
3.2 露筋 9
3.3 蜂窝 10
3.4 孔洞 11
3.5 缝隙夹层 13
3.6 缺棱掉角 14
3.7 表面不平整 14
3.9 裂缝 16
3.9.1 混凝土裂缝控制的观点 16
3.9.2 混凝土裂缝控制的要求 16
3.9.3 混凝土构筑物裂缝的种类及控制预防措施 16
3.9.4 混凝土裂缝的常规控制措施 16
3.9.6 控制预防管理措施 19
第四章 砌筑工程 19
4.1 砂浆砌筑强度不稳定 19
4.2 砌体砂浆不饱满 20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控制预防措施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并争创优质工程,达到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强制性标准及设计文件的要求。质量问题应在事前、事中控制,避免事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以下措施应严格执行。
第一章 模板工程
1.1 梁
1.1.1 现象
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 梁侧模胀模,拆模后发现梁身侧面有水平裂缝,掉角,局部模板嵌入梁间,拆除困难。
1.1.2 原因分析
1.1.2.1 模板支设未校直撑牢。
1.1.2.2 模板安装时,挂线垂直度有偏差,模板上口不在同一直线上。
1.1.2.3 木模板梁侧模下口梁夹具间距不应过大,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侧模下口不致胀模。
1.1.2.4 梁侧模上口横档应放在板模搁栅下。
1.1.2.5 梁模用木模时尽量不采用黄花松或其它易变形的木材制作,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充分用水浇透。
1.1.2.6 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找准确。
1.1.2.7 组装前应将模板上残渣剔除干净,模板拼缝应符合规范规定。侧模应支撑牢固。
1.1.2.8 木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固。
1.2 板
1.2.1 现象
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采用木模板时梁边模板入梁内不易拆除。
1.2.2 原因分析
1.2.2.1 板搁栅用料较小,造成挠度过大。
1.2.2.2 板下支撑底部不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荷载集中,支撑下沉,板模下挠。
1.2.2.3 板底模板不平,混凝土接触面平整度超过偏差。
1.2.2.4 模板的强度和刚度达不到强度要求,质量较差。
1.2.3 防治措施
1.2.3.1 楼板模板下支撑或支架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支承面要平整。
1.2.3.2 支撑材料应有足够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接、支撑。
1.2.3.3 木模板板模与梁模连接处,板模应铺到梁侧模外口齐平,避免模板嵌入梁混凝土内以便于拆除。
1.2.3.4 模板应按规定起拱,接缝严密,并保持水平一致。
1.3 墙
1.3.1 现象
1.3.1.1 胀模,倾斜变形。
1.3.1.2 墙体厚度不一,墙面高低不平。
1.3.1.3 墙根跑浆、露筋,模板底部被混凝土及砂浆裹住,拆模困难。
1.3.1.4 墙角模拆不出。
1.3.1.5 燕尾槽聚苯板与基层之间出现脱层、空鼓和开裂。
1.3.2 原因分析
1.3.2.1 模板事先未作排版设计,对拉螺栓选用过少或未拧紧。墙未设支撑,模板根部不平,缝隙过大。
1.3.2.2 模板制作不平整,厚度不一致,相邻两块墙模板拼缝不严,不平,支撑不牢,没有采用对拉螺栓来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以致混凝土浇筑时胀模。(选用对拉螺栓直径太小,不能承受混凝土侧压力而被拉断)
1.3.2.3 模板间支撑方法不当,模板支撑较少,当墙体浇筑混凝土时,墙体受混凝土侧压力作用向两侧膨胀。墙外侧有斜支撑顶住,模板不易外倾斜,墙板支撑较少的墙面,向外面倾斜。导致墙体变形。
1.3.2.4 混凝土浇筑分层过厚,模板受侧压力过大,支撑变形。
1.3.2.5 角模与墙模板拼接不严,水泥浆漏出,包裹模板下口;拆模时间过迟,模板与混凝土粘结过大。
1.3.2.6 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后被雨水冲走。
1.3.2.7 燕尾槽聚苯板在安装前涂刷界面剂不均匀。
1.3.3 防治措施
1.3.3.1 墙面模板应拼装平整,符合质量检验评定要求。
1.3.3.2 混凝土墙体,相互之间均应有剪刀撑撑牢。对拉螺栓直径不得小于12mm,对拉螺栓的间距应根据方案提出的不同墙厚所采取的间距执行。
1.3.3.3 墙体中间应用对拉螺栓拧紧,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确保不胀模,两片模板之间根据墙体厚度用钢筋棍撑头,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有防水要求时,应采用焊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