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赤壁赋》导学案分析
《赤壁赋》导学案
【学习重点】
1. 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3.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一、了解文学常识
(一)作家作品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 人称“一门三父子,峨眉共比高。”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二)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史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三)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上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夯实基础知识
一、朗读第一自然节解答下列问题:
1.疏通文句落实文言知识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 )
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修辞格为: )
④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句式: )
⑤白露横( )江,水光接天。
⑥纵( )一苇之所如( ),凌( )万顷之茫然(句式: )。
⑦浩浩乎( )如冯( )虚御风,而( )不知其所止;
⑧飘飘乎如遗世( )独立,羽化而( )登仙。
2.本段写诗人夜游赤壁的情景
①看到的景色有:
②诗人的活动有(动作):
③诗人的感觉如何:
④诗人会有何种心情呢?
二、朗读第二自然节解答下列问题:
1.疏通文句落实文言知识
①于是( )饮酒乐甚,扣舷而( )歌之( )。
②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 )兮天一方。”
③客有吹洞箫者(句式: ),倚歌而和( )之。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④舞( )幽壑之潜蛟,泣( )孤舟之嫠妇。
2.文章第二段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概括。感情色彩是怎么变化的?
三、朗读第三自然节解答下列问题:
1.疏通文句落实文言知识
① 苏子愀然( ),正 ( )襟危( )坐,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句式: )
②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 )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 )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
③方其破荆州,下( )江陵,顺流而( )东( )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句式: )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 )鱼虾而友( ) 麋鹿,
⑤驾一叶之扁(注音: )舟, 举匏樽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