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控制与成矿规律导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0 年代末在加拿大地调所汇编了《矿床模式》和《矿床类型地质概要》,在美国出版了上下两册矿床模型专著和Cox 主编的吨品位矿床模型,这两种类型模型都是从岩性-构造环境作了分类,对当时的找矿起到了积极作用。 1984年1 月开始由国际地科联设立为期10 年的“矿床模式化项目(Deposits Modeling Program)”。 90 年代在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出版了一系列典型矿床模型图册,作为矿业公司找矿的指南。 在过去10 年美国地质调查局连续就某些矿床类型的模型进行系列专著出版,邀请世界顶级专家撰写理论性和找矿实践性强的论文,引导世界矿产资源研究和勘查。 第十三章成矿控制与成矿规律 一、基本概念 成矿规律:指矿床在时间(成矿时代)与空间(成矿区带)分布特征(时间、空间分布规律)、矿床共生组合关系(成矿系列)。 成矿控制:控制成矿的各种地质因素,也就是所谓“成矿控制因素”。 二、成矿控制 矿床成矿相对成岩而讲,是小概率事件,是多种成矿因素在合适的条件下耦合作用的结果; 不同类型矿床,成矿作用不同,其成矿控制因素不同; 成矿过程涉及到“源”、“运”、“淀”等环节,“源”包含“成矿物质、流体、能量来源”;“运”主要指“运移通道或路径”;“淀”主要指“矿质沉淀”; 成矿控制应该包括了控制上述各环节的因素总和; 热液成矿系统 (一)、区域地球化学控制 成矿作用的实质是成矿元素的富集过程,是成矿元素在不同地质环境下经复杂地球化学演化的结果。 化学元素在地壳和岩石圈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它随时间和地点而异。一个区域中化学元素的丰度、分布和分配状态以及元素的迁移活动历史对成矿作用起着根本性的控制作用,它直接影响到成矿的根本前提—物质基础。 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些元素集中分布于某些区域,元素分布具有区域性特点(构成所谓的地球化学省)。如我国华南W,广西北部Sn,南非的Cr、U、Au等集中,这些地区分别构成相应元素重要的成矿区(带)。 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也决定了成矿的难易程度。如某些相容金属元素(铂族、镍),在壳幔分异过程中主要进入地幔,而伴随基性岩浆进入壳内的物质很少。这些元素后期能够富集成矿,往往需要其他条件配合。 区域上地幔化学组成对成矿控制。鉴于区域地壳归根结底系由区域地幔所派生的,可以认为区域地幔组成既能决定着区域地壳组成特征,同时也应决定着区域成矿(主要是成矿元素的种类)的特征。张本仁等(1994)对秦岭-大巴山地区上、中、下地壳以及上地幔的45种化学元素的丰度研究表明,凡在区内形成优势矿产的元素(Mo、Au、Zn、Pb、Ag),均为上地幔中明显富集或相对富集的元素,尽管其中有些元素(Mo、Au)在区域地壳中并不明显富集。 (二)、构造控制 构造运动是驱使地壳物质包括成矿物质运动的主导因素,同时也提供含矿流体的运动通道和矿质堆积空间。 从构造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可分为导矿、配矿和容矿构造;从构造与成矿的时间关系看,可分为成矿前构造、成矿期构造和成矿后构造,它们对成矿物质的聚散起着不同的作用。 地质构造有不同的级别和层次,从显微构造直到全球构造,它们影响成矿的范围以及其研究意义各不相同(表)。 矿田构造:是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矿床的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 矿床构造:是指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分布状况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 控制矿床和矿体的构造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褶皱、断裂、裂隙、侵入体构造、火山构造以及成层构造等。 构造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翟裕生等,1993):①作为矿床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②构造活动释放的能量(主要是热能)可以作为各种流体运移和汇集的驱动力;③构造可以作为含矿流体运移的通道;④构造作用形成的各种开放空间,可作为成矿物质堆集的场所;⑤构造状态的改变引起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⑥不同的构造条件引起不同的成矿方式,形成不同的矿床和矿体类型;⑦构造的多期次活动,导致成矿的多期、多阶段;⑧构造是形成各种规模的矿化分带(区域分带、矿床分带、矿体分带)等的重要控制因素。⑨在一定的条件下,显著的构造活动可以直接形成有用的矿物或岩石;⑩矿床形成以后的构造改造,这包括矿床空间位置、矿体产状、矿石组构以及矿物成分的种类变化。 (三)、岩浆控制 岩浆活动是影响内生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对外生矿床,尤其是风化壳矿床和砂矿床,岩浆岩是成矿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 判断岩体与矿床的关系,可有以下依据(冯钟燕,):①包含在特定火成岩体中的特定矿体,如橄榄岩中的铬铁矿矿体;②在特定侵入体内或附近的矿浆贯入体,如斜长岩中或斜长岩附近的岩浆型矿体;③特定侵入体附近的接触交代矿床;④矿床局限在特殊岩体的顶部,如斑岩型矿床、云英岩型钨、锡矿等;⑤特定岩体与特定矿床的伴生关系;⑥矿床围绕一个岩体成带状分布;⑦成岩成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