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课件:第2课《诗两首》(新人教版必修1).ppt

2011版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课件:第2课《诗两首》(新人教版必修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版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课件:第2课《诗两首》(新人教版必修1)

11.这首诗在用词上非常精练,尤其是对一些表色彩的词的运用,使诗美不胜收。试结合全诗作一下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色彩的运用使诗美不胜收。“青色的大海”使人想起波涛翻滚,波浪声声;“桃色的珠”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金色的贝”,绚丽夺目,令人珍爱;“鬓发斑斑”使人叹息。“金色的贝”从“青色的大海”里涌起,非常富有神话色彩;“桃色的珠”映着“鬓发斑斑”,使人叹息,同时有一种无限的幸福感升起。诗人如此用心地运用色彩,可见对美的追寻是非常刻意的。 12.《寻梦者》通过美丽的象征意象唱出了寻梦者的灵魂之歌,这支美丽的歌告诉了我们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真谛:任何美丽的理想的实现,任何事业的成功,必须付出自己一生追求的艰苦代价。 三、语言表达(8分) 13.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4分) 新浪娱乐讯 11月27日至12月6日,由陈蔚导演的歌 剧《再别康桥》将于国家大剧院上演。这是歌剧《再别康 桥》8年后再度回归小剧场,也是大剧院首次启用小剧场演 歌剧。 歌剧《再别康桥》2001年12月在北京人艺小剧场公演, 连演25场,引起轰动。时隔8年,当年的青年学子薛皓垠、 雷佳、张海庆等都已成为优秀的青年歌唱家,在此次演出 中将再次展现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等中国上个世纪30 年代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时隔八年,歌剧《再别康桥》将登国家大剧院。 14.读下面的话,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以“溪流”或“春笋”为询问对象,完成它的续写。(4分) 我问翱翔的雄鹰:怎样才能飞得更高,看得更远?雄鹰拍打着翅膀告诉我:坚定信心,努力向上,放远眼光,让视野更加开阔! (1)我问潺潺的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问破土的春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怎样才能富有朝气,充满活力?河流撞击着大山告诉我:勇往直前,不断超越新的目标。(2)怎样才能冲破黑暗,迎接光明?春笋指着脑袋告诉我:敢于“冒尖”,才能脱颖而出。 2.你认为《雨巷》中“雨巷”“丁香”两个意象包含着怎样的寓意?请欣赏它们的精美之处。 明确:《雨巷》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的有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 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却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 3.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如果我们从音乐性的角度来欣赏这首诗,你有什么美的享受?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 明确:(1)①读起来有一种一唱三叹、迂回反复、回肠荡气的感觉;②听起来悦耳、和谐,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2)①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一处顿号改逗号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起结复见,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②全诗从头至尾没有换韵,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③另外,语言上用反复修辞,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迂回往复,悦耳和谐,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再别康桥》 主题:品读意境美,体会诗人的真情 1.康桥是徐志摩魂梦萦绕的地方,《再别康桥》可以说是一次寻梦之旅。紧扣“寻梦”,诗人写了康桥哪些如梦似幻的美景?描绘的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明确: 2.诗人为何说“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提示:从意象 本身的特点和所营造的意境

文档评论(0)

ea238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