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发展
班级:2012级卫生检验 姓名:黄以成 学号:201224048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饮食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皮革奶,毒豆芽等等,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文章通过对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应用食品安全学的相关知识对如何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且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1]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安全监督;防患未然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剧毒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的污染;也有害生物和疫病的多次发现;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的可能的负面效应;周边国家疫情的频繁发生;国内外人口流动的增加,新疾病的出现和原已消灭的重大疫情的死灰复燃等。近年来市场上不断发现食物增加吊白块,鸡鸭饲喂激素,面粉增白剂,海鲜用甲醛浸泡,还有水果上喷施催熟剂,膨大剂,在蔬菜上喷施剧毒农药等案例。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道粘膜有影响,可能致死;2004年,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导致昏迷死亡;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三鹿婴幼儿奶粉诸如毒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疾病,严重者可致死。这些频频曝光的食品加工中的黑幕对消费者来说已不再陌生。各级监管部门针对于此的执法检查,也始终没有停止过,而且还会在每年的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在2007还进行了全国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并相继制定了各种法律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等,可见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有着铁的手腕。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年来,各级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但劣质食品依然层出不穷,正如紧接着上演的含有“三聚氰胺”成分的食品不断曝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时时令我们提心吊胆。[2]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3]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段花样翻新,五花八门。真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4,5].
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原有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明显有些“力不从心”,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当前法律的盲点和漏洞,大肆造假,以谋取不法利润。当前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观念的淡漠也加重了食品安全的危险,而且当前的政管力度尚需加强也是原因之一,个别地方政府出于对保护地方利益或一己私利的考虑,对于食品造假者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更加助长了造假者的嚣张气焰。此外,当前社会“金钱至上”“利润第一”的道德观无疑更加深了造假者的危害性。
总而言之,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6]第一,安全和管理不规范所致。毒奶粉,毒餐盒,毒豆芽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最终所有的原因都指向了公共化监管体系的缺失。实际上,公共监管体系一直存在,只是在各层级,各部门的监管力度上打了折扣,如果按照相关法律条例及职责赋予加以日常监管,各尽其责,而非等待事件大规模扩散并爆发后才匆忙行动,将会有效遏制危害人民健康的事件发生。第二,部分商人缺乏公德心所致。“无商不奸”在中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传承,而且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社会形态下,大有进一步发扬光大的趋势,总有部分商人群体严重缺乏公德心。第三,利益驱动所致及庞大的市场诱惑所致。不法商人往往为了一己经济私利,不惜昧着良心去伤害广大食客的身体,因为即使这样,只要不是客观原因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商人们就不愁巨大的获利空间。而中国人口众多,食品市场空间大,盲从心理重,任意食品只要有包装,宣传,处理得当,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存在。第四,政策法规不健全,虽然已经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文献,但也只是一方面的,不能盖全方位的问题。第五,媒体误导草木皆兵,由媒体报道引发的轩然大波,不得不通过权威部门发布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