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陆陆地鸟的迁飞动态导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大陆陆地鸟的迁飞动态   1) 鸠鸽类   我国的鸠鸽科鸟类约7属31种,绝大多数为当地留鸟。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陆环志的鸠鸽鸟类11种6200多只。环志数量最多的是山斑鸠 (Streptopelia orientalis)5431只,其中山东省长岛环志2409只,山东青岛1309只,辽宁大连295只,云南巍山129只,云南南涧314只。其它一些环志站,如河北北戴河,黑龙江省帽儿山,嫩江高峰,兴隆青峰,三江,内蒙乌尔旗汉,吉林珲春,江西遂川等都曾捕捉和环志,只是数量很少。   回收记录只有山斑鸠7只。环志时间都在秋季9月,环志地点分别是山东的青岛(4只)和山东长岛(3只)2个环志站。回收时间有夏季7月(2只),大多在冬季(5只)。分析认为,山斑鸠有迁徙习性,山东应该是山斑鸠的迁徙途经地。春季北迁可以到黑龙江,秋季南迁可以经山东到江苏,广东和广西。从回收的日期看,山斑鸠的迁徙时间相对比较稳定。每年9月途经山东,10月到达江苏,11月以后在江苏以南的江西,广东和广西等地越冬。?   至于头一年秋季在山东长岛环志的个体,为什么第二年7月初仍在江苏,应该继续分析研究。   2) 鸨   鸨类是典型的草原荒漠鸟类,全世界有9属22种,分布在非洲、欧洲、亚洲和澳洲。我国有3种,大鸨(Otis tarda dybowskii和Otis tarda tarda),小鸨(Tetrax tetrax orentalis),波斑鸨(Chlamydotis undulata macqueenii)。其中,大鸨东方亚种的数量约700余只;大鸨指名亚种数量约1200只;小鸨种群数量约200只;波斑鸨种群数量约6000余只。   我国的鸨科鸟类都有迁徙的习性,其中,大鸨东方亚种的繁殖地在东北的中、西部以及内蒙的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内蒙东北部、中东部和西部;越冬地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北松嫩平原地区,包括陕西和山西的交界处、河南、河北、山东黄河两岸的局部地区,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苏四省局部地区,内蒙东部、吉林西部及黑龙江西部。   大鸨指名亚种在我国为夏候鸟,繁殖地在新疆西北部地区,越冬地主要在印度和巴基斯坦。   小鸨的繁殖地在新疆准葛尔盆地东侧、甘肃西部、内蒙西部和宁夏的西部地区及蒙古国境内的部分地区,越冬地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南亚国家。   波斑鸨的繁殖地在新疆准葛尔盆地周边区域、甘肃西部和内蒙西部,越冬地在阿拉伯半岛和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   我国的鸨科鸟类主要有两条迁徙通道,一条是大鸨东方亚种自北向南迁徙。其中包括两条路线,一是在东北地区和俄罗斯及蒙古国东部繁殖的个体,经河北的北戴河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二是内蒙中部及蒙古国繁殖的个体,经宁夏、甘肃、陕西北部到达陕西渭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另一条迁徙通道是向西南迁徙,与中亚印度迁徙路线重合。其中也包括两条路线,一是沿张掖、酒泉、巴里坤、木垒、玛纳斯、乌苏、精河从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二是从木垒、奇台沿准葛尔盆地向富蕴、福海、和布克赛、塔城、进入哈萨克斯坦;最终都经由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至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越冬;或从土库曼斯坦转向伊朗南部及阿拉伯半岛越冬。在西部通道上迁徙的鸨类有大鸨指名亚种、小鸨和波斑鸨(附图6-187)。   鸨科鸟类迁徙时很少翻越高山,通常沿山脉走向飞行。向西迁徙的鸨类每年9月中旬至11月上旬离开我国,10月末至11月底到达越冬地;次年3月初至4月初陆续抵达我国,留居时间为150-190天。   向南迁徙的鸨类10月中旬开始向南迁徙,约在11月上旬到达越冬地,迁徙时间为15-45天;次年3月上旬开始离开越冬地,4月初抵达繁殖地。   每年12月,向西迁徙的鸨类已经基本全部离开了我国境内,向南迁徙的鸨类也已经到达了越冬地点。值得指出的是,向南迁徙的鸨类,其主要的繁殖地和越冬地都在我国境内,因此目前需要加强越冬地的监测工作。?   3) 猛禽   猛禽涵盖了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隼形目和鸮形目的所有种,包括鹰、雕、鵟、鸢、鹫、鹞、鹗、鸮、鸺鹠等次级生态类群,均为掠食性鸟类。   隼形目的猛禽(附图6-64)嘴强大,尖端钩曲;翅稍短而宽阔,且强有力;善于空中翱翔,能较长时间盘旋于高空。脚和趾均强壮粗大,趾端具锐利而钩曲的爪。为昼间活动的猛禽。多数捕食啮齿类动物或食腐食、尸体,也捕食鸟类。   鸮形目的猛禽(附图6-188)头部宽大,嘴短而硬,先端具钩状尖,蜡膜略被硬羽覆盖;眼大而位于前方,眼周围有放射细羽构成的“脸盘”;耳孔特大,耳孔周缘具皱襞或耳羽;脸形似猫,故俗称“猫头鹰”。双翅宽阔;尾羽短圆。双脚粗壮强健,多数全部被羽毛。昼伏夜出,黄昏时飞出捕食。以食啮齿类为主。   我国隼形目和鸮形目分别有50种和31种(郑光美,2005)。隼形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