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狗同餐”案看一般人格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探讨与研究..doc

人狗同餐”案看一般人格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探讨与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狗同餐”案看一般人格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探讨与研究.

积分 都是垃圾 撒旦发生发大 水范德萨 发撒旦 从“人狗同餐”案看一般人格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杨立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一、在现实生活中,侵害人格尊严的案件屡见不鲜   报载,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法院判决人狗同席的案件,原告败诉。1999年8月1日中午,王某与妻子到宝鸡市向阳餐饮有限公司所属的向阳阁饭店就餐,正在用餐中,有两名妇女带着京巴狗,在桌上用餐厅买来的饭菜喂狗,用的是餐厅的公用餐具。王某认为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遂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起诉,请求餐厅赔偿2.5万元。法院认为,餐厅不具有故意,不符合《消法》第25条的规定,驳回原告的起诉。   《消法》第25条的内容是:“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这里规定的是经营者的义务的条款。在该法第14条,规定的是消费者的人格尊严的权利,即一般人格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企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这是对一般人格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做出的明文规定。在“人狗同餐”案件中,涉及的就是对人格尊严及一般人格权的保护问题。   近年来,侵害人格尊严的案件经常见诸报端,受到人们的关注。略举几例。1999年10月19日《羊城晚报》报道,两位小学六年级的老师为了抬高毕业班的总成绩,哄骗成绩差的学生伪装成弱智学生,并开出弱智的证明,把学生推上求学无门的绝路。《楚天都市报》报道,1999年11月5日,内江市东兴区小学老师因学生违法课堂纪律又都不敢承认,就逼迫全班80多名学生集体在教室里下跪。2000年3月7日《检察日报》报道,17岁的女孩子在武汉市知音友联超市偷了两包食品,被店方捉住之后,店方用白底红字的“偷”字牌挂在其胸前,站在市场前示众。社会各界对这种行为都十分气愤,纷纷谴责行为人的做法违反社会道德,但是,无论是舆论还是社会反映,都没有注意到这种行为就是一种侵权行为。   在上述行为中,方式各有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置受害人的作人的资格于不顾,使其人格尊严受到严重的损害。很多人都说,公民享有名誉权、隐私权,但是还没有听说人故尊严还是一个权利;《民法通则》没有规定人格尊严是一种民事权利,那么怎么能说侵害人格尊严的行为就是侵权行为呢?持这种说法的人并不少见。这说明,关于法律保护人格尊严即保护一般人格权的规定,还没有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对于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保护人的作人的资格的基本权利究竟是语种什么样的权利,以及怎样对这种权利进行保护,必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种权利,掌握这一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作人的基本权利。   二、中国法律早就确认人格尊严这种基本权利,但是人们对它的真正性质认识得太迟了   说到人格尊严和一般人格权,在很多人那里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但是对统领、决定这些具体人格权的人格尊严即一般人格权,却知之甚少,甚至于根本不知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前述那些行为,都是严重地侵害人格尊严的行为,也就是侵害一般人格权的侵权行为。但是,不仅实施这样的行为的教师不知道这就是侵害人格尊严,就是在实施侵权行为,而且就是受害人自己及其他们的监护人也都不知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侵害,有权向侵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更为严重的是,就在媒体报道这些严重侵害人格尊严的事件的时候,也没有能够真切地说明问题的实质。   诚然,名誉权、隐私权和肖像权等都是人格权,但是,这些人格权都是具体的人格权。在这些所有的具体人格权之上,有一个主管、统领一切的一个基本的人格权,这就是一般人格权,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格尊严。在古老的罗马法中,就有了一般人格权的萌芽,日后逐步发展,到瑞士制订民法典的时候,在立法上正式确认了这样的一个关涉到做人的基本资格的基本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普遍重视人权的保护,纷纷在自己的法律中制订保护一般人格权的条文,将一般人格权在法律上加以严密的保护,使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不受非法行为的侵害。   在我国,立法早就确认人格尊严,在《宪法》中明文规定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并加以严密的保护。在《民法通则》中,也规定了对人格尊严的保护,但是却规定在名誉权的条文之中,使其一般人格权的基本权利地位受到损害,这也是更多的人对人格尊严的一般人格权的属性的认识发生错误的原因。直到现实中的严重问题教育了立法者和法学工作者,人们才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1991年12月23日,女青年倪某和王某到国贸中心惠康超级市场购买商品,在买完并交完货款准备离开时,惠康超级市场的两名男服务员将二人拦住,反复逼问是否拿了别的东西,并将二人推进一间仓库,强行要求其摘下帽子,解开衣服,打开包,进行检查。二人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

文档评论(0)

sa1fs5g1xc1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