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新教材培训资料2
新课标·全国卷地区专用新课标(RJ)·全国卷地区专用课件编辑说明 本课件是由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目 录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第1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文化常识)第2讲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第3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第4讲 分析综合第5讲 文言断句第6讲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目 录专题八 诗歌阅读第1讲 读懂诗歌始鉴赏第2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3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第4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第5讲 概括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专题九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返回目录真题 ·指导考点 ·技法训练 ·检测第1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文化常识)返回目录考纲在线新课标全国卷《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返回目录考情透析 实词是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每年的必考考点。考查题型是选择题和翻译题,考查范围是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选择题的分值一般是3分。对于这一考点,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中的实词题一改往年单音节词的考查形式,四个选项考查的全是双音节词,这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还要总结归纳一定数量的双音节词——备考难度和范围有所加大。返回目录考情透析2015年全国卷没有考实词,改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说明实词变成一个轮考考点。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一变化而放弃对实词的复习,因为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不理解常见实词的意思,就不能正确阅读文言文。另外,古代文化常识题也可以看作是考查实词的一个方面,因此对这一考点我们仍要重点复习。返回目录真题 ·指导第1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文化常识)—— 真题体验 —— (标“*”的为本考点题。)一、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返回目录真题 ·指导第1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文化常识)返回目录真题 ·指导第1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文化常识)返回目录真题 ·指导第1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文化常识)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返回目录真题 ·指导第1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文化常识)A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主要根据句意来断句,同时参考句子的结构,如主谓关系句“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动宾关系句“索民力以妨农功”。还有人物及其说话的标志等,如“傅言”。返回目录真题 ·指导第1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文化常识)*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返回目录真题 ·指导第1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文化常识)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及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中的“(太子)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的说法错误,“太子”不可以用来称其他儿子。返回目录真题 ·指导第1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文化常识)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返回目录真题 ·指导第1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文化常识)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返回目录真题 ·指导第1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文化常识)C [解析] 本题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