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分类及要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献分类及要籍

文献分类 一、文献分类的演变 有文献的收藏,就存在文献的分类,西方文献最早的分类法萌芽于公元前250年前后,卡利马科斯在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主编解题书目,将文献分为诗歌、哲学、法律、历史等类。 从西汉到现代,我国先后出现了《七略》、《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有代表性的图书分类法。 六分法: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制的《别录》、《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系统反映国家藏书的分类目录,也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七略》原书已失传,我们只能从《汉书·艺文志》识其概貌。《七略》将当时的图书分七种,分别是“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辑略”是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因而《七略》实际上是把图书分为六种,是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体系。 四分法:四部分类法始创于西晋的荀勖等。据《隋志序》“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秘书监荀勖以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中经新簿》将图书发为甲、乙、丙、丁四部。东晋时,李充在《中经新簿》基础上编制《晋元帝四部书目》,正式确立了四分法的次序。唐人的《隋书·经籍志》总结前人经验,采用了经、史、子、集的专名,成为我国第二部综合性的图书目录。清乾乾隆时纪昀等奉剌编制《四库全书总目》,成为四分法的集大成者,把四分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另一大体系。 五分法:由于后来编书者常在某一意图下收编相关的各种书籍,这类书籍不能属于哪一类,而是跨类的,后人又在四部之外提出丛书,故有“经、史、子、集、丛”五分法之说。 古代其它一些分类法:除《七略》、四部外,我国还有一些其它的分类法,如七分法、十二分法等,但因为不是“正统”,影响不是很大。(南宋郑樵的《通志·艺文略》将图书“总十二类,百家,四百二十二种”,体系完备,精详周到。) 近代,由于西学的影响,产生了一批新的的分类法:《西学书目表》、《古越藏书楼书目》、《南洋中学藏书目》等,打破了四部分类的传统,摆脱了尊儒思想。 1910年,《杜威十进分类法》开始传入中国,此后中国图书分类法的研究出现了一个繁荣局面,出现了一批“仿”“补”“改”《杜威十进分类法》的分类法,如《中国图书分类法》、《中国十进分类法》等。 解放后,我国先后出版了30多种综合性和专门性的分类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人大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等。其中,《中图法》已经修订出版了第四版,名称改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是我国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目前我国图书情报部门推广使用的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自1999年第四版起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英文译名为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LC。《中图法》的编制始于1971年,先后出版了四版,与国内其他分类法相比,编制产生年代较晚,但发展很快,它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分类法的编制经验,而且还吸取了国外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技术。它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分类表。目前,《中图法》已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国内主要大型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标准书号》等都著录《中图法》分类号。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将知识门类分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马列主义和综合类五个基本部类。社会科学部类又展开为九大类,自然科学部类展开为十大类。 共计22个大类,基本序列见书,各大类中又分小类如 I?文学 ?0?文学理论;1?世界文学;2?中国文学;?3?亚洲文学;4?非洲文学?;5?欧洲文学?;6?大洋州文学?;7?美洲文学? 本图书馆文学类举例 《文学概论讲义》老舍著,I0/14; 《世界文学名著导读》刘国屏编,I106/13 《文心雕龙札记》黄侃,I206.2/22; 《白居易集》I214.2/2678 《徐志摩诗》 I226.4 《西游记》 I242.4/6016 《万水千山走遍》(台湾)三毛,I267.4/7 《一沙一世界》(韩)李喆守I312.665/1 《猎人笔记》(俄)屠格涅夫,I512.44/7743.11《海明威文集》I712.35/2 (分类之演变) 1、刘歆《七略》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是一种六分法,其书已经失传,《汉书艺文志》基本保存了其原貌和内容。 “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

文档评论(0)

wu12yo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