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明与文化研究1.
【文明与文化研究】
基督教文明对美国革命的影响
郑易平 王 维
〔摘要〕 基督教文明对美国革命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清教的契约思想为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英王的统治
提供了合法性依据;新教的人权政治思想为美国革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一次宗教大觉醒运动不仅使契
约思想、人权思想广为传播,而且在此基础上达成了“天赋人权”、反对暴政的政治共识。
〔关键词〕 基督教文明 清教 新教 大觉醒
〔中图分类号〕B82-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04)04-0064-04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首次把“文明”而不
是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作为区分人类集团的标准
和引发后冷战时代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文明观
里,宗教是构成文明的首要因素。亨廷顿的观点或
许偏颇,但他从文明的角度看人类冲突的独特视
角,还是给了人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另一位美国学者奥利维尔·如恩斯在《为什么
20世纪是美国世纪》一书的前言中写了这样一段
话:“法国历史学家弗朗索瓦·菲雷在回顾1989年
苏联解体,致使美国最终获胜时,指出了这样一个
事实:苏联是个超级大国。它或许一直都拥有令人
敬畏的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但却从来都不是一
个文明,证据就是它可以在旦夕之间消失,而没有
留下任何实质性遗产。我在考察促成‘美国强权下
的世界和平’的‘美国世纪’时,有一个出发点,就是
要表明美国的情况正好与苏联相反。美国之所以成
为超级大国,原因恰恰在于它的文明。”[1]
可是谈起美国革命,人们立刻会想起潘恩、杰
斐逊、华盛顿、汉密尔顿、麦迪逊等人的贡献,也很
容易想起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影响,而基督
教文明作为美国革命的重要背景却常常为人们所
忽视。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分析一下基督教文明
对美国革命的影响。
一、清教契约思想对美国革命的贡献
“契约神学”是加尔文主义的重要内容,这种思
想认为,人与上帝之间有一个契约,那是人自愿与
上帝订立的契约,即恩典契约。通过恩典契约,人从
上帝那里得到了赐予,人的一切行为和思想都是为
这个赐予而存在的。清教主义出现于16世纪60年
代,是加尔文主义的一个分支,因此深受加尔文契
约神学的影响。清教分离派首领罗伯特·布朗于
1582年在荷兰出版了两本书,提出了契约思想,他
写道:“建立的或集合成的教会是一群或一些基督
徒和信教者。他们按自己的志愿,与他们的上帝订
立契约,受辖于上帝,并在神圣的共同体中得到了
上帝之法。”[2]而重要的是,布朗把清教的契约思想
引入了政治领域。他说:“人们应该有什么协议呢?”
“对于教会神职人员,必须有教会协议;对于民事行
政官,必须有人民的协议或共同体的协议。”[3]也就
是说,一切合理的权威来自上帝的圣谕和人民的协
议,其民主倾向清晰可见。
清教徒来到北美,继承和发展了清教分离派的
契约理论,确认了契约思想及相关的权利,即教会
或政府的建立是被治者同意的产物。在《五月花号
公约》中,教会契约已成为自治共同体的基础。“《五
月花号公约》不仅使契约缔结者联合起来崇拜上
帝,而且缔结契约是为了建立新的共同体和新
政府。”[4]
美国学者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指出:“源于圣
经传统的圣约思想与建构民治国家的思想相连。最
后,订立圣约及把‘我们自己联合在一起的方式’将
以法案、条例及宪法等公正而平等的法律形式体现
出来。”“美国联邦制中的核心观念是以订立圣约和
把我们联合在一起的程序形成自治的关系社
群。”[5]
64道德与文明 2004年第4期
在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独立宣
言》中,杰斐逊写道:“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
喻的:所有的人都生而平等,他们拥有天赋的、不可
剥夺的权利,即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
所有的人生而平等的预设是以《圣经》为基础的,即
在上帝面前人们处于根本平等的地位,并且,这种
传统告诉我们,所有人出身都相同。”[6]
《独立宣言》阐述了契约权利思想:“为了保障
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他们的
公正权力源于被统治者的同意。—无论何时,任何
形式的政府破坏这些真理,人民都有权改变或废除
之,建立新政府……”既然英王暴虐,违反了契约,
殖民地人民就有革命的权利。人们一般认为《独立
宣言》所阐述的契约思想基本上来自洛克,因为杰
斐逊熟谙洛克的《政府论》,并把洛克的观点称为
“常识”。其实,清教的契约思想早于洛克半个至一
个世纪。此外,关于契约思想,“罗杰·威廉斯、托马
斯·胡克和约翰·怀斯等人都曾详细阐述,想必杰
斐逊也是熟稔的”[7]。另外,《独立宣言》也是在总结
了北美殖民地人民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写出来的。在
美国革命的酝酿时期,抵抗暴政的权利思想已被广
泛传播,这其中新教牧师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马
萨诸塞的一位清教领袖、波士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