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汉语“中国”一词词义的异同
日汉语“中国”一词词义的异同
【摘 要】“中国”一词由来已久,在公元前11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在历史变迁中,“中国”一词词义也经历了多次变化,日语中的“中国”一词亦是如此。本文即从日汉语中的“中国”一词的词义方面来比较其异同点。
【关键词】汉语“中国”词义;日语“中国”词义;异同比较
“中国”一词由来已久,在公元前11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有所不同,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该词的含义也经历了多次变化。在日语中“中国”一词的词义也随着时间推移产生多种意思。本文就从日汉语中的“中国”一词的词义方面来比较其异同点。
一、汉语“中国”一词的词义
1.中原地区。指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中国”一词就已经出现,其意为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自兹乂民。”/ 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一个庄严的仪式报告上天:“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这里的“中或”据考古及文字学家考证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中国”一词。)
2.周朝统治下的全国。在上古文献《尚书梓材》中(前六世纪汇编)记载道:“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此句中的“中国”是指当时周朝统治下的全国。
3.帝王所在的国都,即首都。在《诗经大雅民劳》(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中,“中国”是指帝王所在的国都,即首都——东周王都洛邑(今河南洛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作注:“中国,京师也。)”/ 先爱护京都的百姓,进而安抚四方。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
4.诸夏族居住地区。《论语集解》中,“中国”一词是指诸夏族居住地区。——“诸夏,中国也”/(诸夏:周代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
5.内地。汉朝时期,将汉民族所能够直接统治的地区称为“中国”,泛指内地。—— “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6.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中,“中国”一词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如果能够以江东的兵力,可与中原抗衡,不如早与他们断绝交往。
7.“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在清代之前,“中国”一词并没有在与外国交往中正式使用,各朝代都有建立自己的国号。直到清朝(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时才正式使用“中国”作为国家的正式国名,并且此时人们在“中国”一词上海夹杂着许多传统的用法,对该词的意义用法都还很模糊。直到19世纪末,“中国”作为国家这样的概念才明确,开始专指我国的全部领土。在辛亥革命之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成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也成为国家的代名词。 .
二、日语“中国”一词的词义
1.国家的中央部分。天子之都。(国の中央の部分。天子の都のある地方。)
2.位于世界中心的国家。夸耀自己国家的话。(世界の中央に位置する国。自分の国を誇っていう語。)
3.原来,是山阳道的特指。后世作为山阳和山阴两道的总称。(もと、山陽道の特称。後世は山陽山陰両道の総称。)
4.在律令制下,从距离近畿的距离来看,在近国和远国之间的诸侯国的称呼。(律令制で、近畿からの距離が近国と遠国との中間にある国々の称。)古代,以畿内为中心把全国分为“近国”“ 中国”“远国”,有这个地方相当于“中国”这样的说法,以及因为位于畿内和太宰府之间,所以叫做“中国”等这样的说法。
5.在律令制下,(也读作“チュウコク”)根据面积和人口等把国家分成大上中下四个等级里面的一种。(律令制で、(チュウコクとも)面積、人口などによって国を大上中下の四等級に分けたものの一。安房若狭薩摩など。)
6.“中国地方”的省略。(中国地方の略。)中国地方,位于本州西部,是日本地区之一。由鸟取县、岛根县、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等5个县构成。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略称。(中華人民共和国の略称。)“中国”一词现在主要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来使用,由“在世界中心的国家”的中华思想而来,很早就曾作为华北,华中,华南等的总称。
三、日汉语“中国”一词词义的异同比较
通过对日汉语“中国”一词的词义的列举,我们可以发现,日汉语中的“中国”一词在表示与我国相关的意思时有同有异,其变迁过程也有区别;其异同点主要表现如下:1.相同点:①日语中的“中国”一词,具有表示中央的意味,从这一层面来讲与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有相似的地方。②在具体意思上,日语中“中国”一词有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略称的意思,和汉语“中国”一词词义相同。2.不同点:①在汉语中,从古到今,国家随着时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