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明清紫禁城的几场大火.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紫禁城的几场大火

明清紫禁城的几场大火 萨苏   我国古建筑绝大多数是木结构,它最大的灾难是火灾。在明、清两代,曾有过几次毁灭性的火灾记录。 第一次“天火”   永乐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初步建成,明永乐皇帝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转年正月元旦,朱棣在奉天殿接受朝贺。不料刚过了四个月,这座金銮宝殿便发生火灾,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被烧光了。这件事引起全国震动,使朱棣非常狼狈,只好下诏“求直言”。当时的御史邹缉在《奉天殿灾疏》中,也流露出对这场火灾的恐惧,他说:“民以百万之众,终岁在宫服役。”结果一旦化为焦土,重建不知要花费多大代价(明《经世文编》);甚至还有一些臣子主张把首都迁回南京。这个意见使朱棣勃然大怒,为此杀了一个主事肖议,说是:当初决定在北京建都,本来是“群臣合议”商量好了的,为什么又要迁都?由此看来,诏求直言只是个形式,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皇宫损失之惨重了。   这次火灾后,隔了二十多年,到正统六年(1441年)冬十月才重新建成三大殿。 第二次大火   第二次皇宫大火发生在嘉靖三十六年夏(1557年),“奉天、谨身、华盖三殿灾”,延烧奉天门、左右顺门、午门外左右廊。这次大火后,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才重新建成,改名皇极、中极、建极三殿。   嘉靖号称“盛明”,营建也最多。但这次火灾在明史上却是最厉害的一次。这位皇帝崇信道教,在宫廷内营建了大高玄殿、雷坛等道教庙宇,可是他所供奉的玄天大帝和雷神并没有帮了他什么忙,这次火灾反而把外朝的主要部分都烧光了,使这位皇帝只好在文华殿坐朝。   这次火灾损失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仅打扫火焦就动用了军工三万人,每天“寅入酉出”(晨三时到下午七时),并徵用了民间小车五千辆作运载工具(见陈继儒《见闻录》——《宝颜堂秘籍》)。   在失火的当年,嘉靖帝决定先把午门重建起来,第一件事是筹款:“议准户、兵、工三部各予处银三十万两,以备兴作。差御史四员,查解节年拖欠工部料银;仍准开例行各抚、按取赃罚款及缺官柴薪解用;决敕两京料道官清查各监、局、库、厂,收贮各省年例物料解用。”(明《会典》)看来,除向各部要钱之外,还向各省的巡抚、按察催促拖欠的料银,甚至连缺额官吏的薪金也动用了。   除此而外,还微集了大量军工和民工,“停止各处工作,其工役照先年营造乾清等宫例,用各营军及班军、锦衣卫等空闲军士,如不敷用,则北直隶及河南府近州县,量县大小,签派大役,差府佐官押送在役……。”   嘉靖一朝的频繁营建,是最残酷的扰民项目之一。由于屡次搜刮民财,加重赋税,徵集民工和工匠,曾经使各地发生“逃户”。御史刘魁为了进谏,事先买好棺材,然后上奏章说:“……内帑所积几何?岁入几何?一役之费动至亿万,土木衣文绣,匠作班朱紫,道教之流拟于宫禁,国用已耗,民力已竭……。”嘉靖不仅不听,反而大怒,把这位御史打了一顿“廷杖”,并把他下到“诏狱”(见《明史·刘魁传》)。这位刘御史所谏还是火灾以前的事。那么,三殿火灾以后的搜刮就更厉害了。《明史·张汉卿传》所引的一封奏章中流露过当时搜刮的情况:“……今天下一岁之供,不给一岁之用,加以水旱频仍,物力殚屈……,而中官梁栋等奏营造缺珠宝,是欲括户部之银也……。夫内库不足,取之计部;计部不足,取之郡邑小民;郡邑小民将安取哉?今东南氵存饥,民至骨肉相食,而搜刮之令频行……。”这就是嘉靖朝掠夺民财的写照。   尤其可恶的是,明代的腐败政治,也表现在营建皇宫时的严重贪污和层层中饱。嘉靖朝著名的奸臣严嵩乘机大肆聚敛营私,火灾后的一年,刑部主事董传策弹劾严嵩时提到:   “……侍郎刘伯跃以采木行部,擅敛民财及郡县赃罪,辇输嵩家,前后不绝。其他有司破冒攘兑攵,入献于嵩者更不可数计。嵩家私藏,富于公帑……。”严嵩知道营建皇宫的差使是“肥缺”,就鬻官售爵。得到肥缺的官员则拚命搜刮,用以贿赂严嵩;同时自己也大捞一把。严嵩的爪牙、工部侍郎赵文华不仅大量贪污,而且还动用营建皇宫的建材,私调军工和民工去建造自己的私第。   由于政治上的腐败,贪官污吏无限制地营私舞弊,连官僚的奏章都说民间百姓“死亡枕藉之状,呻吟号叹之声,陛下不得而见闻”。那么真实情况就更严重了。因此,皇宫的一场火灾,无异造成了全国性的灾害。 第三场和第四场“天火”   第三场“天火”是在万历二十四年三月,后廷乾清宫、坤宁宫焚毁。次年旋即起了第四次“天火”,前三殿也被焚毁:“夏六月,皇极、中极、建极三殿灾”这时明朝已经到了走下坡路的阶段。直到天启六年(1626年)才建成皇极殿,转年,中极、建极才竣工。看来,这项工程陆续进行了三十四、五年。   万历朝的火灾,同样造成全国性的灾难,“三殿工兴,采摘诸大木于湖广、四川、贵州,费银九百三十余万两。”(《明史·食货志》)

文档评论(0)

wang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