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宗元谪居永州与苏轼谪居黄州期间心态比较
柳宗元谪居永州与苏轼谪居
黄州期间心态比较
08中文(本)泗洪 许石玲
【摘要】:柳宗元、苏轼同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在文学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仕途上却不甚顺利,政治理想破灭后本论文过柳、苏二人贬谪的心政治理想破灭”[1](P147)设想中秋观月的情景,“乐”而忘乡。貌似冲淡,实则激愤,以一个“乐”字透出遭贬“居夷”的悲怨凄楚。作者失意远贬,本来是“不乐居夷”、“不忘故土”的,现在却因为得到了这个潭,竟至乐于居夷,忘怀故土,这只不过是苦中作乐罢了。表面上旷达闲适,内心却是沉痛悲哀,潭上美妙的景色处处透出凄清的意味。这种心态在《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流露的更为明显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描绘的小石潭景物清幽美妙,然而“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潭周围的环境,氛围凄清异常,是客观描写,更是的主观感受。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心中尘不染的小石潭被弃于这荒僻之地,它就是怀抱利器被贬谪的另一个自己篇末对冷寂静环境的描摹和气氛的渲染,展示出作者心同此境的状态。))词的创作却达到了一个巅峰的境界。寄住在黄州东南的定慧院,在诗《定慧院寓居,月夜偶出》中说,“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凉夜……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又如“独有孤旅人,无穷无所逃”?[]?(P253),“我谪居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风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询,疾病饥寒,宜死矣。”[]?(P298)(《送沈逵赴广南》)等,苏轼在黄州时期孤独抑郁的?
与此同时,他还写下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词《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醒。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P601) ?
这首词作于元丰三年春。苏轼托物抒情,抒发他初来黄州时的孤高、凄清、寂寞的情绪是他贬谪生活中的苦闷、孤独心理的写照。苏轼借“缺月挂疏桐”来表达自己生活清冷,借孤鸿状写自己心境的凄凉。但他没有消沉颓废,失魂落魄,通变达观,热爱生活,。《浣溪沙》曰:????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兰溪倒流的特殊现象使词人展开丰富的联想:时光也可以倒流。人只要乐观、自信,就能老当益壮,重新恢复青春年少。伤痕可以复原,病体可以重振,青春可以焕发。一句“休将白发唱黄鸡”,表达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仍渴望成就一番功业的乐观进取的精神。这是一个拨开雾障,步出低谷的东坡,是一个灵魂重铸、神清气爽的东坡。他的生命意识像饱满的兰芽一样蓬勃,他的心路历程像松间的洁净小路一样被净化。苏轼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处处能体会到生活的甘美,能发现美好的事物。这曲生命常青的颂歌,更表达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生哲理。????又如《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作者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间仙境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读来韵味无穷,令人神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定风波》是这种旷达心态的代表作: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一种处风雨忧患而放旷超脱的心态流露笔端。?在《临江仙?夜归临皋》中,苏轼写道: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多么飘逸,多么富有浪漫情调,表达了与天地同化,与万物合一的淡泊超然的思想。??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与朋友一起泛舟游赤壁,创作了文学史上著名的“赤壁三绝唱”。其中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将豪放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首词气象阔大,笔力飞动,雄浑豪放,气势磅礴。面对奔腾不息的长江水,词人心潮澎湃:遥想当年,风流儒雅,雄姿英发的周瑜在这里谈笑间歼灭了强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枣庄十五中冬学活动实施方案2012.11.doc
- 7设计与加工图纸20110512.doc
- 《泰山石敢当传说解读.doc
- 《枣庄市山亭区龙虎小学:农村小学“自主自信”课堂文化的构建.doc
- 《枣核教学实录案例.doc
- 《枣阳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评估考核标准.doc
- 《枫丹白露小区物业管理方案.doc
- 《法语中不用冠词的六种情况.doc
- 8大商城系统.doc
- 《枫溪中心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心得3.doc
- 2025至2030电子支付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水墨梅花说课课件.pptx
-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中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模具制造企业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一体化中的智能物流系统优化与提升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画像构建与智能算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民航职业技能鉴定常考点试卷附答案详解【实用】.docx
-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中绿色环保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中的协同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与数字化转型战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