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网络构建实验五 网络构建.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五 网络构建 姓名: 华彩凤 班级: 物联网121班 学号: 092312132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互联网到物联网的转变过程; 2.了解物联网环境下的无线宽带网络; 3.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及基于下一代IP协议的6LoWPAN; 4.了解3G、4G通信技术和标准; 二、实验内容: 1.什么是WEB1.0、WEB2.0、WEB3.0,请给出WEB3.0与物联网的联系。 2.无线网络的基本元素有哪些?无线宽带网络包含哪几种无线网络?无线宽带网络在物联网中扮演什么角色? 3. IEEE802.11的架构如何?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技术有哪些特点?WiMAX技术架构如何?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技术有哪些特点? 4.请给出802.16的架构以及802.16介质访问控制的新特点?802.16介质访问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5.为什么除了高速网络协议,物联网还需要低速网络协议? 6.对比Wi-Fi,理解蓝牙和红外技术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7.什么是3G?目前我国实现的3G标准有哪些,他们的技术特点分别是什么? 8. 4G指的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哪些? 三、实验要求: 利用网络检索相关信息,按以上内容顺序完成本次试验报告(报告内容写在下面)。 四、报告内容 1.什么是WEB1.0、WEB2.0、WEB3.0,请给出WEB3.0与物联网的联系。 ①Web1.0:以静态、单向阅读为主; Web2.0:以分享为特征的实时网络; Web3.0:将以网络化和个性化为特征,提供更多人工智能服务。 ②Web3.0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应用程序相对较小、数据处于云中、应用程序可以在任何设备上运行(PC或移动电话)、应用程序的速度非常快并能进行很多自定义。”另外,网络将向人工智能进化,开放技术、开放身份、分布式万维数据库也均是其特征。Web3.0时代将实现“无处不联网”的伟大构想,正因为如此,所有物品均联入网络,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时管理控制各自的物品,可以说人们每时每刻均参与在网络之中。而“无处不联网”的场景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构想即将成为现实,这就是Web3.0物联网时代的到来。 2.无线网络的基本元素有哪些?无线宽带网络包含哪几种无线网络?无线宽带网络在物联网中扮演什么角色? ①基本元素:SSID、BSSID ②无线宽带网络包含:无线个人网(WP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LAN-to-LAN网桥、无线城域网(WMAN)和无线广域网(WWAN)。 ③WSN与物联网的关系,如果把互联网(物联网完全依托在互联网上)比作人体,则RFID可以视为“眼睛”,WSN可以视为“皮肤”。?RFID解决“WHO”,利用应答器,实现的是对物品的标志与识别;而WSN解决“HOW”,利用传感器,实现对物体状态的把握;眼睛可以识别,皮肤可以感觉,眼睛的功能不在于感觉温度的变化,而皮肤的功能也不是用来辨别哪个人或哪件东西。WSN利用无线技术可以自成体系地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互联网的“神?末梢”。 3. IEEE802.11的架构如何?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技术有哪些特点?WiMAX技术架构如何?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技术有哪些特点? ①IEEE 802.11 是一种针对无线区域网路(WLAN)所制定的国际性标准,它定义了多 媒体处理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子阶层,包括MAC 管理协定和服 务,以及1和2Mbps等三种低速实体层(PHY)的操作。近年来,随著无线用户兴 日俱增以及对高速多媒体服务兴起,对频宽需求也随之增加。 为支援新一代无线系统。目前802.11标准已开发出一种在5GHz U-NII频段中执 行的高速实体层IEEE 802.11a PHY标准。该标准采用OFDM调变方式,可提供 八种不同资料传输率,其范围从6Mbps到54Mbps。 除了比较进阶调变系统与现有的低速PHY 以外,802.11a PHY 的另一项重点是 1/2速率的回旋码(convolutional code),其中还包含了实体层针对改善讯框的传输 能力。然而,802.11a 的PHY 必须工作在最初为低速PHY 所设计的MAC 协定 中,因此,对目前的MAC协定来说,增加link adaptation能力是相当重要的。 在此同时,「产量(Goodput)」也关系到用户实际上所接收的频寛。为分析802.11 无线区域网路,Goodput 采用了Wireless LAN 无线晶片组。然而,由於高速OFDM PHY在此时间内是无效的,所以我们假设QPSK调变没有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能力,同时分析了MSDU (MAC service data u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