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精神病学五年制临床.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病学五年制临床

《》制本科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课程: 总 学 时:学时学时:学时学时:学时学分:学分 适用::0102010)、病理生理学(010203Y)、系统解剖学(0101010)、局部解剖学(0101030) 建议教材:课程: 2.主要教学内容: (1)介绍精神病学的概念、任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介绍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讲解精神障碍的常见病因:主要讲解遗传因素、素质因素、促发因素、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3)介绍精神卫生国际发展趋势,强调回归综合医院和走向社区的趋势;介绍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的精神症状名称、定义和临床意义。 2.掌握容易混淆的某些症状之间的区别。 3.熟悉其他非常见精神症状的含义、表现与临床意义。 4.了解正常的心理活动过程。 (二)学时安排:理论课:2.5 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2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精神疾病综合征。 2.主要教学内容: (1)症状学概述 简略讲解正常的心理过程;强调精神症状的识别与确定对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2)分别举例讲解以下常见的精神症状及其主要的临床意义,并注意讲解容易混淆的症状的鉴别要点。 ①感知觉障碍 a.简略讲解感觉障碍。 b.重点讲解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和幻觉的定义与临床意义;临床常见的幻觉如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简略讲解真性与假性幻觉、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空间知觉障碍、自身躯体的感知综合障碍)、内感性不适与内脏幻觉。 ②思维障碍: a.重点讲解思维联想、连贯性与逻辑障碍:如思维迟缓、思维奔逸、思维贫乏,思维松弛与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简略讲解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等。 b.思维内容障碍:重点讲解妄想的定义与三个基本特征、与迷信、宗教观念的区别;原发性妄想的特点;临床常见的妄想,如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夸大妄想、嫉妒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被洞悉妄想(被洞悉感)、物理影响妄想与被控制妄想;简略讲解超价观念;强迫观念与强制性思维的区别等。 ③注意障碍:简略讲解。 ④记忆障碍:重点讲解遗忘、错构与虚构。 ⑤智能障碍:重点讲解智能障碍的定义与识别,介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全面性与部分性痴呆、真性与假性痴呆)的概念;痴呆与精神发育迟滞的区别。 ⑥定向力与自知力障碍:简略讲解环境定向(时间、地点、人物)与自我定向;重点讲解自知力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⑦情感障碍:重点讲解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惧、情感淡漠、情感脆弱。在此讲解情绪低落与情感淡漠的区别。 ⑧意志行为障碍:简略讲解意志的概念及意志障碍的表现形式与临床意义。重点讲解精神运动性兴奋,包括协调性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的区别;精神运动性抑制:重点讲解木僵、缄默、违拗症;简略讲解刻板动作,模仿动作,作态。 ⑨意识障碍:一般讲解意识障碍常见类型,包括漫游性自动症;重点介绍谵妄状态(按照ICD-10的定义)。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见习:见习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贯穿复习症状学概念的定义及相似概念的区别、临床意义等,重点启发学生思考。 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 (一)目的要求: 1.熟悉临床沟通技巧。 2.熟悉精神状况检查的注意事项、基本程序和内容,精神障碍诊断分析的基本步骤。 3.了解常用的精神科量化评估工具。 (二)学时安排:理论课:0 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3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面谈检查。 2.主要教学内容:介绍面谈技巧,一般介绍采集病史的注意事项。精神障碍诊断分析思路的基本原则及步骤。一般介绍常用的标准化诊断精神检查工具与评定量表。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见习:举例或现场演示如何临床沟通,强调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按基本程序进行问诊采集病史,进行精神状况检查。 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分类、诊断标准 (一)目的要求: 1.熟悉精神障碍的分类与制定诊断标准的目的,诊断标准主要内容及使用意义。 2.了解几个主要的分类系统:ICD-10,DSM-Ⅳ,CCMD-3。 (二)学时安排:理论课:0.5 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0 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精神障碍的分类原则、ICD-10。 2.主要教学内容(黑体小四号字): (1)精神障碍分类原则、类别,制定诊断标准的目的。 (2)诊断标准主要内容及使用意义。 (3)常用的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系统:主要介绍ICD-10,简单介绍DSM-Ⅳ,CCMD-3。 第五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