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ppt

必修2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2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

*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 专题复习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在中国设立工厂,是中国近代工业之始。……从1843~1894年,外国在华一共设立了191个工业企业,其中116个属于船舶修造业和丝茶等出口商品加工工业。 经济结构变动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鸦片战争后,大量洋货涌入上海通商口岸 表二: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 年份 1840年 1843年 1844年 1845年 货值 52,4198 145,6180 230,3619 239,4827 表一: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一览表(单位:英镑) 类别 1843年 1860年 增长 生丝 1400担 69000担 48倍 茶叶 13万担 153万担 11倍 自 主 探 究 材料三: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探究】概括材料反映的现象,分析这种现象的影响 提示(1)现象:英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开始成为英国商品的倾销市场;中国农产品出口不断增加,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使中国丝、茶生产日趋商品化。 (2)影响:外国商品的涌入,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大量出口,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激烈碰撞) 经济结构变动二: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014年乌鲁木齐一模)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说: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者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割断”的出现时由于 ( ) 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 C.资产阶级发起了实业救国运动 D.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挤压 A 材料:《南京条约》签订之后英国商人的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自 主 探 究 年代 总额 (万英镑) 1842 97 1843 146 1844 230 1845 239 1846 179 1854 100 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 想一想:列强对华商品倾销为什么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呢?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 (2015年新课标全国I卷T28)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D (2014年新课标全国I卷T28)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D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以“自强”、“求富”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又称“同光新政”。 材料: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统治危机加深 内忧 外患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 背景: 奕訢 曾国藩 李 鸿 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代表人物: 中央 地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行动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 “师夷长技以自强” (口号) 变动三: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 (1)创办军事工业 时间:19世纪60—70年代旗号:自强 安庆内军械所 1861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1865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1866 左宗棠 天津机器制造局 1867 崇厚 江南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总局有两千多工人, 设备齐全,分工细致。……… 但是,江南制造总局是官办的, 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 江南制造总局的管理机构是封建衙门式的, 大权操纵在封建官僚手里。 他们用军队管理的办法约束工人。 特点: 1、采取雇佣劳动制,使用机器生产 带有资本主义的因素 2、企业官办,管理方式--封建衙门式,产品--军队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