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亡国沦种”到“欧亚同种”论严复《英文汉诂》的语言文化观.docVIP

 从“亡国沦种”到“欧亚同种”论严复《英文汉诂》的语言文化观.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亡国沦种”到“欧亚同种”论严复《英文汉诂》的语言文化观

从“亡国沦种”到“欧亚同种”论严复《英文汉诂》的语言文化观 从“亡国沦种”到“欧亚同种”论严复《英文汉诂》的语言文化观 “我的对于文法书的趣味,有一半是被严几道的《英文汉诂》所引起的。在印度读本流行的时候,他这一本的确是旷野上的呼声,那许多页的析辞的详细解说,同时受读者的轻蔑或惊叹。而我却受了他不少的影响……”   这段话出自周作人1923年写的一篇小文《〈日本语典〉》,两年后他在随笔《文法之趣味》中又将此段话原样誊抄了一遍,添上杂感数行,收入《雨天的书》,并声明这二十多年来对文法的兴趣没有多大改变。参见周作人:《周作人书话》,姜德明主编,黄乔生选编,北京出版社 1996年版,第104页。周作人:《文法之趣味》,《雨天的书》, 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156-157页。周作人提及的这本一度引起“轻蔑或惊叹”的《英文汉诂》,以中文讲解英语语法,190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为一本严复编写的语法著作,该书显然未能像他的多数译著那样受到学界的关注   已知的以《英文汉诂》为中心的论文有,邹振环:《翻译大师笔下的英文文法书——严复与〈英文汉诂〉》 ,《复旦学报》XX年第3期;赵玉玲:《严复〈英文汉诂〉编纂特色研究》,《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欧梦越:《严复〈英文汉诂〉考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从严复1903年至1904年的通信记录来看,《英文汉诂》成书的直接原因是要为他的弟子熊季廉编写学习英语的教材。在严复致熊季廉的书信中,可以清晰地理出这本语法著作成书的时间线索   严复:《与熊季廉书》,《〈严复集〉补编》,孙应祥、皮后锋编,福建人民出版社XX年版,第241页-253页。欧梦越的《严复〈英文汉诂〉考辨》已对《英文汉诂》的成书时间作了考证,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该书最初名为“《英文汉读》”,又改为“《英文汉解》”、最终定名为“《英文汉诂》”,严复在1903年完成翻译《社会通诠》后开始着手编写此书。《英文汉诂》成书的另一原因是当时中国译界人才急缺,严复曾忧心忡忡地表示——   方今谈洋务者如林,而译手真者最不易觏。支那境内,以仆所知者言之,屈指不能尽手,此以见士趋时逐利者多,而仆学求自得之懿者尠也。   严复:《与汪康年书》,《严复集》,王栻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8页。   目下学习洋文人几车载斗量,然其发愿皆于便于谋生起见,其为考察学问政治,而后肆力于此者,殆不经见。   严复:《与张元济书》,《严复集》,王栻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26页。   略知西文皮毛者,或借洋务虚名谋求私利,或忙于生计奔波,真正借英语经世致用的屈指可数。此外,严复还担心译本自身的局限性,“西书万万不能编译,通其文字,则后此可读之书无穷,仅读译书,则读之事与译相尽,有志之士,宜何从乎?”   严复:《论译才之难》,《严复集》,王栻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0页。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读不能遍译且很难保证质量的译本,不如自学西语直接读原著。因此,尽管严复早已察觉一些人学习西文为了趋时逐利,但在《英文汉诂》卮言中,他还是针对所谓学西语会导致“中才莫不牵于所习”,“冀为西人奔走以要利”   严复:《英文汉诂·卮言》Ⅲ,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以及世俗之论最为担心的“西学即日兴,则中学固日废”一一作出驳斥。他认为西方列国中,通数门外语且带官职者不在少数,同时指出学习西语者也分层次,不该将矛头指向急于谋生、恒产无资的学子,而至于国民中真优秀者,“必不出于不通西语,不治西学之庸众,而出于明习西语深通西学之流”   严复:《英文汉诂·卮言》V ,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作为一名深感“世变之亟”,又深谙“天演之道”的中国近代学人,严复在《英文汉诂》中倾注的不仅有教育启蒙的热情,更有他对中西文化异同的思考,同时也为他晚年复守旧法埋下了伏笔。   湖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曹晓华:从“亡国沦种”到“欧亚同种”论严复《英文汉诂》的语言文化观   一中西言语合一说   清末两次鸦片战争将中国拖入“智勇俱困之秋”,在救国保种的考量下,当时中国社会推行的种种变革对于西方的借鉴模仿难免缺乏审慎的思考。在追求速变的背景下,中体开始崩溃,中西的差异被逐渐忽视,正如列文森论述的那样,“被当做用来引进综合的西学,并没有像这个整齐的模式所要求的那样充当中学的补充物,相反取代了它”。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1904年1月,《奏定学堂章程》颁行,外语正式成为中学修习课程;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严复出版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英文汉诂》,适逢西学大举“入侵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