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清:最高级的音乐有哲学思想.docVIP

 吕思清:最高级的音乐有哲学思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吕思清:最高级的音乐有哲学思想

吕思清:最高级的音乐有哲学思想 吕思清:最高级的音乐有哲学思想 “常人在世间留下的只是一道影,天才留下的却是一道光。”这是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说过的一句话。用这来形容他的中国爱徒吕思清,并不为过。吕思清4岁开始学小提琴,8岁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1岁被选入英国梅纽因音乐学校,19岁又赴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年纪轻轻就凭借自身实力,跻身世界一流小提琴演奏家之列。如今,他依然活跃在国内、国际的古典乐坛上。   采访吕思清是在北京CBD某商务楼的地下酒窖,美酒和音乐,都是他的平生所爱。他说话时平和谦逊,相比而言,演奏台上的他则是激情迸发的,有乐评人这样评价他的音乐会:“台上台下全部连成一片,能够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气场。这种效果,在严肃音乐中非常罕见。”   在台上“浪漫而又理性”   罕见的效果,来自罕见的勤奋。“凌晨2点睡,4点半起,6点在中国最高楼上海中心的119层用琴声迎来了2016的第一缕晨曦。”吕思清的新年,是如此度过的。   之前的2016年11月,他刚随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完成北美巡演,从芝加哥到费城,从渥太华到蒙特利尔,12天,7个城市,7场演出。音乐带着吕思清走了一条超越语言、没有国界的路。   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吕思清献上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传统曲目,可说是“中西合璧”的典范。而吕思清则被誉为是当今唯一能轻松面对《梁祝》高难度音准,又能完美演绎江南情怀的小提琴家。   他有自己的演奏诀窍:“《梁祝》作为一个爱情悲剧,一首被称为‘中国交响诗’的名曲,仅演奏出细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崇尚一种大气魄、大景观、大视野;在演奏个性上把大悲大喜推到极点。”   很多人评价吕思清在台上“浪漫而又理性”,因为他的演奏既毫厘不差又大开大阖。而在他看来:“最高级的音乐有逻辑、有思维,它像几何、像建筑,有结构、对称和排比,还有哲学思想在里头。强弱、节奏、速度的安排,都是经过音乐家巧妙构思的,才能够和观众心跳、感受、思想相吻合。”也只有这样的音乐,才能被全世界听众所接受。   命运的垂青也是有条件的   “我是少数自己要求学习小提琴的小孩。”吕思清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说。他出生在山东青岛一个普通的职工之家,父亲在一家科研单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位做文字编辑工作,母亲是一名护士。父母虽不是搞音乐的,但对音乐的热爱超过了很多专业人士。   吕思清的大哥、二哥都是6岁左右开始学琴,因为没有乐谱,父亲四处找人去借,还不断地给专业人士写信索要,自己则每天在凌晨四五点起床抄谱。“他抄的谱子可以直接拿到出版社印刷,就连五线谱线他都是一根一根画出来的。”   吕思清3岁时就学拉小提琴,到了4岁半,他有了一把属于自己的琴。父亲将教前两个儿子积累下来的经验用到了他身上,他也很争气。不久,父亲就跟不上吕思清进步的步伐,开始带着儿子四处拜师学艺。   为学琴四处奔波的经历一直持续到8岁。1978年,吕思清成为了中央音乐学院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学生。招生考试上台前,老师问他:“紧不紧张?”他一本正经地回答:“不紧张!”因为个子太小,别人特意给他在舞台上准备了一个小台子,他站上去,习惯性地先提了下裤子,孩子气的动作让人忍俊不禁。   3年后,吕思清又被选中赴英国梅纽因音乐学校学习。在别人眼中,他是被命运眷顾的宠儿,但实际上,从事音乐也是一场冒险之旅。很多和他一起走过的“天才少年”都折戟沉沙,只有吕思清成为了少数的幸存者之一。1987年,17岁的他获得了第三十四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的第一名。在此之前,因为严苛的评选条件,这个第一名的位置已经空缺了12年之久。   19岁那年,吕思清赴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毕业后留美开始了职业演奏家的生涯。艺术行业的竞争特别激烈,好乐团只要有一个空位置腾出,马上就有数百人去报考。与他同时期出国的同学,面对“生存还是艺术”这个问题,很多转了行。“在纽约的艺术之路上,我回头看,只剩下了一把小提琴和我!”吕思清伤感地回忆。   直到1992年,美国阿斯彭音乐节上,吕思清接连演出了4场,尽情发挥自己的音乐才华,使得美国音乐界知道了一个叫吕思清的中国年轻小提琴家,很多乐团纷纷与他签约。他开始全球巡演,琴声遍布世界著名的演出场所。   “我一直相信我的一生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着的,仿佛在冥冥之中有了定数,偶然间,命运之门就会为你打开。当然,命运的垂青也是有条件的,就是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天赋、运气是成功必备的东西,但你的刻苦、专注,对所从事的事情的热情才能确保你能不能走得更远。”他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说。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体验   在茱莉亚音乐学院时,吕思清的老师是著名的音乐人德罗希·迪蕾。有一次迪蕾问他: “对职业演奏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文档评论(0)

ouqiaoU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