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家庭林场:要做坚守青山和点绿成金的典范.docVIP

 崔氏家庭林场:要做坚守青山和点绿成金的典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崔氏家庭林场:要做坚守青山和点绿成金的典范

崔氏家庭林场:要做坚守青山和点绿成金的典范 崔氏家庭林场:要做坚守青山和点绿成金的典范 暮春之初,踏着国有林场改革的春风,本刊记者随同安吉县林业局政策法规科董敦义一行驱车来到浙皖交界的安吉县孝丰镇夏阳村,采访首批“浙江省示范性家庭林场”之一的安吉崔氏家庭林场,这也是湖州市首个省级示范性家庭林场。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盘旋到山头,顿时一片开阔的竹海映入眼帘,这里曾是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地,电视剧《修竹湖的故事》、《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外景地也在此取景。“以前这片山林中还有人居住,后来随着政府安置,将山中的零散住户不断地迁出,现在这批竹海林中已经没有村庄和住户了,只有承包山林兼护林员的崔金水一家还住在山里,随着家庭林场的兴起和自驾游的兴起,这里即将兴起民宿和农家乐,未来崔氏父子的生活可能会热闹许多。这里是安吉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片竹海,我是看着它们一天一天生长起来的,不过在没有流转给崔老板前,这里曾是一片只见草、不见路的交通闭塞的撂荒地。”随行的董敦义边给记者带路参观山林边介绍。董敦义此行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给崔氏家庭林场颁发湖州市委、市政府联合授予的“2016年度十佳家庭农场”牌匾。   安吉县崔氏家庭林场是2016年6月正式通过县市场监管局核准登记成立的全县首家家庭林场。家庭林场现有山林面积1121亩,其中竹林900余亩,板栗林130亩。生产管理人员共10名,其中家庭成员7名。该家庭林场主要从事毛竹、冬鞭笋、板栗等林产品生产培育,2016年依托林场优良的山水景观优势开办了农家乐,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吸引了大批县内外游客观光度假。2016年,崔氏家庭林场收入突破100万元,其中旅游收入一项就达到60万元,实现由林业一产向三产转型。   立志林业,坚守青山不放松   崔氏林场最早经营的山林是递铺街道银湾村的村集体统管山,插花在孝丰镇夏阳村,地理位置偏僻,与安徽广德县交界。1983年,该村为加强毛竹林管理,选定了30刚出头的崔金水当护林员,为了村集体的利益,崔金水二话没说,只身前往夏阳投入护林行业,住进20多平方米的管理用房,一住就是十年。1993年,随着安吉竹产业的兴起,有着10年竹林管理经验的崔金水,承包了自己管护的286亩山林,并举家搬迁到夏阳村,置办了家庭林场。通过全家辛勤打拼,尝到甜头的崔金水,XX年在亲戚朋友帮助下,筹集资金140万元又流转了林地583亩。2016年,家庭林场再次流转林地252亩,使整个林场范围集中规模连片。   崔金水是个老林业人,但他思想观念不老。他知道假如不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不立足科技兴林新措施,按照老的经营管理理念行事,林场的路必将越走越窄。XX年,在林业、金融部门的帮助下,家庭林场通过林权抵押贷款获得30万元,用于修建林道、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该林场范围已修筑林道5公里,林道设施基本贯通,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亩产效益,林场积极联系林业部门指导发展林下“三笋”开发,2016年冬鞭笋一项就为林场带来直接收入超10万元。在林业局的牵线下,2016年5月,该场与孝丰横柏杨桐合作社签订杨桐种植技术指导和销售协议,大力发展毛竹林下套种杨桐规模林下经济。科技注入为崔氏林场铺设了一条立体发展的致富之路。   接二连三,谱写发展新篇章   2016年,安吉县森林旅游业呈井喷式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得到很好地诠释。恰逢此时,全县毛竹价格急剧下滑,劳动成本不断攀升。在这大背景下,崔金水决定利用林场良好的山水生态环境和现有的管理用房,开办了烟水湾野营农庄,游客上山采挖冬鞭笋、竹林露营、登山健身,山林也变为了游客观光休憩的新景点。农家乐开办当年就为林场带来了20万元的丰厚利润。2016年,家庭林场投入300余万元建起了管理用房、职工宿舍、职工餐厅共计亩。2016年,烟水湾野营农庄共接待县内外游客约6000余人次,同时也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兴办农家乐,“林旅”结合成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特色。   创新思路,在林场内开办野营农庄的想法还要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当时还是护林员的崔金水发现,有一些游客陆陆续续来到当时农庄附近的水库边露营。后来一打听发现游客竟然来自杭州、苏州、上海,甚至还有一些不同肤色的国际友人,这让崔金水发现了似乎他十几年看护的青山绿水原来可以转变成金山银山。这个发现使崔金水第一次产生要开办野营农庄的想法。不过当时还不知道起个什么样高大上的名字来吸引顾客,一次偶然的机会,浙江电视台记者周红来此采风,发现这里早晨湖面烟雾缭绕,又是三面青山,湖面成一个新月形。所以取名烟水湾,从此这个名字便在各大论坛、贴吧传播开来。游客一传十,十传百,纷纷自驾来此度假、休闲,体验农家生活和短暂的与世隔绝的全新体验。   相比省内其他家庭林场,崔氏家庭林场的

文档评论(0)

chidou1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