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经验与做法.docVIP

 巩义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经验与做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巩义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经验与做法

巩义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经验与做法 巩义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经验与做法 巩义市2016、2016年连续两年被定为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试点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坚持以坡改梯为重点,探索“田、站、井、管”综合治理的梯田灌溉治理模式,坡耕地改梯田实现保土耕作,配套田间灌溉设施,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梯田灌溉,水路、旱路配套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巩义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区位于巩义市西南部的鲁庄镇,辖29个行政村,16024户,全镇总人口68672人,其中农业人口65026人,劳力40800人,人口密度约753人/ km2。土地总面积,其中现有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5%,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800t/km2·a,年土壤侵蚀量约26万t。鲁庄镇总耕地面积62606亩,人均耕地亩;其中坡耕地42885亩,人均坡耕地亩。年粮食总产量14918吨,人均产粮232kg,工农业总产值288020万元,农业产值16293万元,人均纯收入5410元。   项目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光照充足,气候干燥,雨雪稀少,四季分明。因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气象性灾害繁多,尤其干旱最为严重。一般冬春干旱,风灾频繁,易遭伏旱,夏末秋初多雨,年平均气温度,历年最大降雨量为,最小降雨量为316mm,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83mm,降雨多集中在6、7、8、9四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年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的年际和季节性变化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195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2%,年平均日照2342小时,平均无霜期234天。   项目区属山前黄土丘陵区,坡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度较陡,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光热资源丰富,水资源严重缺乏,农业结构单一,坡耕地多,基本农田、水浇地少,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巩义市以农业、养殖业为主的大镇。   二、治理模式及做法   巩义市2016年、2016年两次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规模为:坡耕地改造万亩,配套建设排水沟公里,新修生产道路公里,建蓄水池3座,提灌站6处,铺设地埋管道公里,发展灌溉面积6400亩。工程总投资3333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00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00万元,巩义市配套资金1133万元。项目资金全部到位,建设任务全部完成,2016年7月两次试点工程全部通过省水利厅竣工验收。   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突出重点 ,合理布局,探索出“田、站、井、管、路”综合治理的坡改梯治理模式-梯田灌溉模式。这种坡耕地综合治理模式以坡改梯建设为重点,合理配套排水系统及生产道路,科学配套梯田灌溉设施,不仅使坡耕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而且发展梯田灌溉,增加了项目区粮食产量,巩固和扩大了坡改梯治理成果。   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中,我市坚持以坡改梯为重点,因地制宜,合理配套坡面排水系统、生产路、梯田灌溉等配套工程,通过科学布局,优化配置,形成了“田成网,路成行,灌溉设施布中央”的合理布局。   修田   选择坡度小,土层较厚,且距村庄较近的坡耕地进行改造,修建水平梯田,梯田沿等高线布设,大湾就势,小湾取直,田坎坡度为60°-80°,田坎高度为米;田边修筑地埂,顶宽,高,内坡比为1:1,外坡坡度与田坎坡度一致,就地取材,全部建成土坎水平梯田,本项目共新修土坎水平梯田1480hm2。   根据各地块实际,合理配套坡面排水系统,在上面有山坡的梯田内侧沿等高线布设截水沟,主要交通道路一侧设置排洪沟,项目区共新建截水沟,排水沟。在排水沟末端及地头重要位置建蓄水池3座,既能在灌溉时蓄调水,又能容蓄排水沟下泄径流,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实现保水保土。   在项目区周边及田地中央地段布置生产道路,每个地块布置田间道路,实现各村互通,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与国土项目结合,整修硬化重要交通路,设计为4m宽的碾压三七灰土路面,中间稍高,两边稍低,利于路面排水,生产道路两边配设排水沟。共修生产道路。   建站   根据项目区群众迫切要求,在实施方案中合理配置了梯田灌溉设施。利用陆浑水库灌区东干渠水源,兴建提灌站6座,分别位于项目区后沟、东庄、后林、北侯、东侯5个村,建管理房6间,配套提灌设施,发展灌溉面积4600亩,主要工程措施为:配套250QJ100-80潜水泵6台,100KVA变压器6台,架设10KV高低压线路,建管理房6间,提高了粮食产量,扩大了治理效益。更新改造小相村3座提灌站,配套200QJ100-18潜水泵3台,增加灌溉面积1050亩。   配井   为虎山坡、南侯、丁峪村3眼机井配套配250QJ40—208潜水泵2台,型号为S1

文档评论(0)

chidou1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