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金丝猴:密林中的太白精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岭金丝猴:密林中的太白精灵

秦岭金丝猴:密林中的太白精灵 秦岭金丝猴:密林中的太白精灵 作家、秦岭文化学者。主要作品有诗集《巨大的冬天》,长篇系列散文《走进大秦岭》、《寻找大秦帝国》、《渭河传》、《仰望太白山》,电视纪录片《大秦岭》等。现为天水日报社副总编。   太白山的高山峡谷、原始森林隐匿了金丝猴的行踪,让它们演化成中国金丝猴家族中一个绝无仅有的新种群——秦岭金丝猴。它们的家园,就在以太白山为中心的秦岭深山密林里……一只雌猴的举动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注意,它始终抱着一只幼猴不肯放弃。研究人员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原来它紧紧抱着的竟然是已经死去的幼猴。   在太白山密林深处,当一只金丝猴蹲踞在布满绿苔的巨石上,金钱豹也爬上了巨大的阔叶树干,把警觉的目光投向远方——这种比金丝猴凶猛、残暴、敏捷的食肉动物,时刻忘不了搜寻可以捕食的猎物。   因为金黄灿烂的皮毛,以及敏捷灵巧的动作,金丝猴成了太白山最让人喜爱的动物之一。但在莽莽的林海和起伏的峰峦之间,金丝猴还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有很多邻居:飞禽走兽,寄居在枯叶、土壤和流水中的爬行动物或浮游生物……正是因为有如此多的生灵,太白山才充满生机与生趣。   但相比同居一山的其他动物,金丝猴的知名度和稀有度,只有大熊猫可以比肩。大熊猫因其种群古老稀缺而为世人瞩目,而金丝猴持续受人关注,首先是因为它仅仅存在于中国,其次才因为它那金黄的毛发与活泼可爱的样子。   金丝猴生活的最北区域   猴这种灵长类动物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远比人类要早得多。它们大脑发达、眼眶朝前、手指和脚趾分开等特征,让其成为我们熟知的动物中最接近人类先祖类人猿的一种。尽管猴的生存史非常悠久,族系成员分类也十分复杂,但在距今150年前,人类还不知道猴子族系中另一个陌生种群——金丝猴的存在。   1869年5月,受命到中国传教的法国苦修会神甫、博物学家戴维在中国发现了大熊猫,然后又从与秦岭一脉相承的岷山山区猎户的手中,意外获得6张毛色金黄、长着一条长尾巴的猴子皮张。这个意外收获让他喜出望外:他从这张猴皮金黄的毛色以及没有鼻梁、鼻子却朝天仰张的形状上来判断,这可能是一种已经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找不到踪迹的脊椎类猴目物种。这6张猴皮张标本很快被戴维运回法国,法国动物学家爱德华对这6张猴皮标本进行了研究,第二年其论文一经发表,便在世界动物界引起轰动。从此,一种只有中国才有发现的全新猴目动物——金丝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爱德华在论文中明确指出,金丝猴目前的唯一存活地点在中国。   后来的研究结果证明,太白山是金丝猴在中国生活的最北区域。戴维发现川金丝猴的时候,太白山还是我们只能仰望,不可接近的生命秘境。这里重峦叠嶂,人迹罕至的环境,让人们很难发现并接近这种山中精灵。太白山垂直分布的落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针叶林,孕育出了鲜嫩枝芽、丰富多彩的果实、多种多样的树叶,为金丝猴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让它们在以太白山为核心的秦岭腹地生活得悠闲自在。太白山的高山峡谷、原始森林隐匿了它们的行踪,让它们逐渐演化成中国金丝猴家族中一个绝无仅有的新种群——秦岭金丝猴。它们的家园,就在以太白山为中心的秦岭深山密林里。动物学家在描述秦岭金丝猴的形态特征时这样写道:秦岭金丝猴皮质优良,毛长柔密,色彩绚丽,光亮如丝,是所有金丝猴中最漂亮、最神奇的种群。还有人得出研究结论,说吴承恩《西游记》里的“美猴王”形象,就是以秦岭金丝猴为原型创作的……   古籍中的秦岭金丝猴   在当代,第一只野生秦岭金丝猴是西北大学教授李保国在1985年发现的。由于山大林密,秦岭金丝猴真相被世人所认识,比川金丝猴整整晚了100年,但这并没有改变它们成为金丝猴中的佼佼者的事实。   既然金丝猴是与类人猿最为接近的灵长类动物之一,那么它的身影很早就为我们的先祖所关注,也是自然而然的事。科学家研究证明,早在距今100万年前,秦岭金丝猴就选择了太白山及秦岭南北高山密林作为自己的家园,也就是说,当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蓝田猿人走出距离太白山不远的蓝田县的时候,金丝猴已经来到了秦岭深处,并与蓝田猿人共同拥有秦岭腹地这片莽莽的山林。这也让我觉得,当年的蓝田猿人在终南山深处开始打磨最初的原始石器,或穿行于丛林深处狩猎之际,他们见过大熊猫在丛林里随意穿行,也肯定被毛色灿烂、跳跃自如的金丝猴所深深吸引过。   在古代中国,最早提及金丝猴的典籍有《尔雅》和屈原的《离骚》。但在那时,金丝猴被叫作“狨”。也有人说,《山海经》里的“狌狌”就是金丝猴。《山海经·南山经》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大唐开元年间,与太白山隔渭河相望的三原县尉陈藏器在其《本草拾遗》中记述:“狨生山南山谷中。似猴而大,毛长,黄赤色。人将其皮作鞍褥”。这种名为“狨”的猴类,显然就是生活在秦岭

文档评论(0)

yezhi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