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酷刑破案的道德悖论
酷刑破案的道德悖论 酷刑破案的道德悖论
定时炸弹困境
如果有人问你,警察为了破案,是否可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酷刑,你会怎么回答?搁在以前,你也许会认为只要能获得破案线索,无论怎么做都是对的。但现在随着法治思想的深入人心,你一定会觉得刑讯逼供是公然违反法律的行为,是毒树之果,因此无论怎样都不应该刑讯逼供。
带着这样的笃定,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下面这个经典的思想实验——在你生活的城市里,某处繁华地段埋藏着一颗定时炸弹,这颗炸弹已经被启动,并一分一秒地接近爆炸时间。然而,警察对这颗炸弹的埋藏地点一无所知。所幸他们在关键时候抓住了很可能知情的犯罪嫌疑人,但是,该犯罪嫌疑人却缄口不言,也始终不肯交代炸弹藏于何处。那么问题来了,此时,如果你是办案警察,该怎么办?
一边是几万条无辜的生命;另一边是一个嫌疑犯保持沉默的自由与人格尊严。但灾难之临近有如燃眉,通过其他的途径获晓炸弹埋藏地点已经不现实。
这似乎把警方逼入了一个死角:除了使用酷刑,别无他法。
然而,坚持程序正义的行为准则却敲响了警钟。如果不动用酷刑是你认为必须坚守的原则,那么此时,你理所当然应该捍卫嫌犯的人格尊严,并给他沉默的权利。
《欧洲人权公约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的第三条就体现了这种道德精神,它强调,不论被害者的行为如何,免于酷刑都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它甚至是一个绝对条款,容不得半点退让。也就是说,即使是在最极端的恐怖活动案件中,使用酷刑都是不被允许的。
一个真实的绑架案
循着这个思路,我们不妨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某市发生了一起绑架勒索案,一个犯罪团伙绑架了一名小女孩。女孩父母急忙把钱放到了罪犯要求的地方。然而,心狠手辣的罪犯私下商议,安全起见,无论赎金能否顺利取回都必须撕票。他们派A去指定的地方取钱,并约定,如果A没有按时赶回,则其他罪犯撕票潜逃。
警察们埋伏在约定的取钱地点,并顺利将罪犯A抓住了。
审讯室里,罪犯A拒不承认犯罪事实,当然就更别说其他罪犯藏匿人质的地点了。他深知,说出来就是死路一条,不说的话,警方找不到证据也拿他没辙。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人质的生命安全危在旦夕,如果你是警察,怎么办?
当时,负责这个案子的头头把其他警察都打发出了审讯室,并声明,接下来无论发生什么都由他个人承担后果。
他拿出一把菜刀,按住罪犯的一根手指说:“我再问你一遍,女孩在哪?”
显然,罪犯对于这种威胁不屑一顾,他依旧嘴硬地说:“我真的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咔擦,在罪犯撕心裂肺的哀嚎声中,警察剁掉了罪犯的那根手指,毫不含糊。
紧接着,他按住了罪犯的另一根手指,微笑地说:“女孩在哪?”这一次,罪犯没有做声,警察果断地剁掉了罪犯的第二根手指。
结果,罪犯老老实实地交代了关押小女孩的地点。
显然,警察的行为触犯了法律。但是试想,如果在审讯的过程中警察跟着嫌犯的节奏走,秉承绝不使用酷刑的原则迁就他的隐瞒和沉默,那么小女孩还有获救的可能吗?
合理的正当防卫
我们不妨再把定时炸弹的问题做一些变形。
假设罪犯隐藏的不是一颗定时炸弹,而是一千枚原子弹,时间一到,整个地球就玩完了。此时,如果剁掉他的两根手指才有可能阻止这一切,你是否会动手?
一边是灭绝人性的疯子和冷血刽子手,一边是包括你和家人在内的无数无辜生命,如果你有能力改变这一切,会选择“道德”地袖手旁观吗?
这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当一个人必须在违反既有道德准则与阻止更大损害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究竟哪一种才是真正的道德?
仔细想来,在这种情况下,警察使用酷刑的目的并非是获取嫌犯的定罪口供,也不是为了将犯罪嫌疑人置于刑事诉讼中的不利地位,而是为了获得营救人质的情报,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无论是对被害人还是犯罪嫌疑人,都是有利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程序正义的恪守者开始动摇了,他们认为,显然你的动机和出发点是道德的,如果使用酷刑能够阻止灾难、挽救生命,那么,从结果和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考虑,酷刑在这里的确都变得合情合理了。否则,为了维护一个“疯子”的权利而置万千无辜生命于不顾,那和嫌犯的同谋有何分别?
这其实就类似于遇险时人们合理的正当防卫。无论从法律还是道德的层面出发,当面对罪犯的挑衅和伤害时,我们完全可以予以回击。否则,“任人宰割”不仅有违人类本能,也从某种程度上鼓励了犯罪。如同使用酷刑一样,如果犯“小错”能够防大错,那么对于罪犯的不轨在先,我们也理应采取“正当防卫”。
无条件的道德坚持
当然,也还有一部分人依然坚定地站在了道德天平的另一边。
在他们看来,既然酷刑会给人的生命权造成严重侵害,那么使用酷刑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不道德的,禁止使用酷刑应当成为一个普遍准则,在任何条件下都没有例外。
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营养与健康》》课件.ppt VIP
- 2024年海洋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60题) .pdf VIP
- Q/GDW+13028.2—2018+330kV电压互感器采购标准(第2部分:33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专用技术规范).docx VIP
- 分布式光伏电站智能运维技术方案.docx VIP
- PSSR化工项目启动前安全检查表.docx VIP
- Q/GDW+13029.1—2018+500kV电压互感器采购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docx VIP
- 人工挖孔桩安全施工专项方案.docx VIP
- Q/GDW+13032.1—2018+6kV~35kV组合互感器采购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docx VIP
- NTF管理流程课件.pdf VIP
- DB12T 1444-2025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导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