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1章行星地球第1讲
解析:本题组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1)题,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的区域呈狭长状,且两边地势均较高,并且局部等高线重合,可以判断出其为峡谷地形。故答案为D。第(2)题,这些部分主要分布在峡谷两岸,且分布没有规律,所以其可能为河岸崩塌的堆积物或是河岸边突出的小基岩。所以答案为A。 答案:(1)D (2)A (2)下面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剖面线绘制的( ) A.L1 B.L2 C.L3 D.L4 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①点位于山脊,没有河流;②点视野开阔,与主峰之间没有阻挡物,适合拍摄主峰照片;④点海拔最高,东坡为凹形坡,是观日出最佳地点;对照指向标,④点位于⑤点西南方向。第(2)题,剖面图示意剖面线海拔最高超过1 200米,即经过主峰,因此排除L1和L4,剖面图显示剖面线穿过两个山峰,因此再排除L3。 图 表 精 析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步骤 1.先看图名再看图例 根据图名和图例掌握图示区域范围和区域内地理事物。 2.看等高线数值大小变化 等高线数值增大的方向为山顶所在区域。 3.看等高线疏密程度 在同一比例尺的等高线图中,等高线的疏密反映了地形坡度的陡缓。 4.看等高线凸向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凸向低处为山脊。 5.看等高线闭合 在等高线图中出现局部的闭合区域,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方法判读。 (1)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牧民转场主要受( )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图中③线路沿线等高线分布较均匀且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得出③线路为河谷地带且冬、夏牧场之间坡度变化较小,故③线路最合理。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图中显示冬、夏牧场中间为森林,说明山坡为迎风坡,森林所处高度降水最多,冬、夏牧场所在高度降水较少,为草地。为充分利用当地草场资源,夏季在海拔高的地区放牧,冬季在海拔较低的地区放牧,故A项正确。 基 础 巩 固 答案:B 解析:根据自转方向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根据自转方向与经度递变关系可知②地为东经度;结合经度间隔可判断其经度。 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中纬度 B.③地位于东半球 C.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 D.①②两点间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距离 答案:B 解析:①地位于20°S,属低纬度;③地经度为40°E,位于东半球;④地位于⑤地的西南方;①②两点间距离大于②③两点间距离。 3.图示区域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 A.350米 B.400米 C.450米 D.550米 答案:D 解析:图中等高距为50米,最高处在图中西南角,海拔为950-1 000米,最低处在西北角,海拔为400-450米,故区域最大高差为500-600米。 4.图示区域中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河流流向为自东南流向西北,则图中①河段处于湖泊下游,受湖泊调节作用较强而流量季节变化最小。 5.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调查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下列地点中最不合适为宿营地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C 解析:夏季山地易发生暴雨,为了避开洪灾,宿营地不应选在谷地附近,图中丙地刚好位于谷地。宿营地应选在地势开阔的高地上。 答案:B 解析:图中各线段图上距离相等;四线段中,ac、bd实际距离为111 km×5;ab、cd实际距离分别为111 km×5×cos25°和111 km×5×cos20°即ac=bdcdab,故各线段比例尺大小为B项。 (1)描述该省区年等降水量线空间分布的最主要特征并说明形成该特征的主导因素。 (2)根据年均等温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N地海拔在200米~300米)。 答案:(1)由东向西递减。 距离海洋远近。 (2)①年均等温线数值由东向西递减,表明海拔西高东低;②中部年均等温线密集,表明海拔变化大,为山地;③东部年均等温线稀疏,表明海拔变化小,且小于300米,为平原丘陵。(或西部年均等温线稀疏,表明海拔变化小,为高原。) 解析:第(1)题,注意区分年等降水量线和年均等温线两条等值线,据数值递变即可描述分布特征;原因考虑影响降水的因素,注意关键词“主导因素”。第(2)题,据图首先描述气温的分布特征,从数值大小和疏密两方面考虑;然后结合气温和地形的关系分析地形特征。 课 时 作 业 (点此链接)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1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2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0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的区位选择.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专题讲座3).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0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8章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2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1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2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1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3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1章人口的变化第1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2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讲.ppt
最近下载
-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 dixell帝思 xc15cx-xc35cx 调试维修参数设置资料.pdf
- transcad交通需求模型手册_chapter12公交分配.pdf VIP
- 高校后勤餐饮经营发展探究——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pdf VIP
- 幼儿园教室环创培训.pptx VIP
- 2023辽宁沈阳市铁西区面向全区招聘社区残疾人工作专职干事8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安徽省池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预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docx VIP
- 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诊治专家共识.pptx VIP
- 202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5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