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3讲.ppt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3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3讲

2.主要地质灾害 灾害种类 防灾减灾措施 地震 a.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c.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地震) d.护坡固坡,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滑坡、泥石流) 滑坡 泥石流 3.主要自然灾害的个人应急措施 灾害 正确应急方法 位置 方法 泥石流 在山区 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避开山谷 洪水 被洪水围困 尽量逃向高处或借助木板等漂浮物等待救援,巧借身边物品发求救信号 地震 家中 躲到厨房、浴室、厕所等管道较多的房间,避开玻璃门窗、橱窗等 空间较大、人 口拥挤的场合 就地择物躲藏,切忌夺路乱逃 在车上 不可迅速下车 室外空旷地带 避开高大建筑物 材料二 灾害自救的几种方式。 (1)在材料一中a、b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  ) A.冲锋舟     B.食品 C.矿泉水 D.棉衣 (2)材料二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原因分别是什么? 解析:第(1)题,由图中经纬度可推知,a、b均在长江中游地区,这里多发生洪水灾害,应大量储备冲锋舟。第(2)题,发生泥石流、水灾时应往高处逃;山崩、地震时要快速寻找安全的空间,蜷曲身体、降低重心,保护好头部,防止被砸伤;当火灾发生时浓烟上升,贴近地面可获得氧气,也能防止把浓烟吸入体内。 答案:(1)A (2)①⑤ 原因分别为: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会被淹埋,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请问,为什么达尔文以前没有经历过地震?假如这次地震发生时达尔文正在安第斯山区的山坡上,他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答案:达尔文是英国人,英国处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不易发生地震,所以达尔文此次考察以前没有经历过地震。如达尔文在安第斯山脉的山坡上遇到这次地震,他应该及时抱住树木或者抓住灌木、草墩等,防止地震将他摇翻,滚下山坡,造成不测;如果没有可抓之物,应该头朝山顶脚朝山谷垂直于等高线趴下,仰望山顶,躲开滚石;应该避开裂缝、陡崖和沟谷,以防滑坡和崩塌。 基 础 巩 固 (1)试分析此次发生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 (2)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 答案:(1)地处山区,坡度陡峻;长期遭受风化侵蚀,岩体松散;受降水影响;不合理的开矿或工程建设。 (2)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或实施护坡工程);加强管理,禁止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对山体的破坏。 解析:该题以我国贵阳滑坡现场图片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对山体滑坡主要原因、防御山体滑坡措施的认知与分析能力。第(1)题,正确解答该题要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注意分析题干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山体滑坡是重力作用的结果,陡坡、山体破碎、断裂,雨水天气,人类不合理活动破坏岩石结构等均是导致灾害发生的因素。山体滑坡多与陡峻地形有关。第(2)题,防御此类灾害要搞好山地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区调查与监测,搞好护坡、固坡工程,禁止不合理人类活动等。 说明美国本次暴风雪形成的主要原因及交通部门收到预警后应做的准备工作。 答案:原因:高纬度的冷空气迅速南下,与来自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相遇,形成较多锋面、气旋,产生大风、降雪。准备:做好道路融雪融冰准备;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 解析:美国暴风雪形成原因,应从冷暖气流的交汇形成锋面、气旋等天气因素考虑;而交通部门应做好道路积雪清理,融雪融冰等工作,船舶应及时回港。 材料二 华北平原近50年来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如图所示)。 (1)描述华北平原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特征。 (2)提出华北平原减轻干热风危害的具体应对措施。 答案:(1)中部日数多,南北部少(或北部日数多,南部少);平原中部偏北处日数最多,东南部最少(或北部日数中间多周边少,南部西多东少)。 (2)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适时合理灌溉;改革耕作制度、栽培技术;施用化学药剂,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平均干热风日数中部多,南北少,且中部偏北处日数最多。第(2)题,对于干热风的应对措施,应从作物品种,灌溉技术的改进,化学农药品的使用等方面应对。 (1)加强对该灾害的__________是减轻灾害的主要措施。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上述灾害的监测中起了哪些作用? (2)我国在上述自然灾害防御中所采取的工程性措施有哪些? 答案:(1)监测与预报 利用RS技术可以发现台风的形成过程,及时发现其中心位置,并将台风的这些信息迅速传送到地面接收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出台风的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及时做出台风预报,以减轻台风带来的危害。 (2)建设沿海防护林工程和防风海堤、海塘。 课 时 作 业 (点此链接) 走向高考 · 地理 路漫漫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