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1章行星地球第4讲
答案:(1)A (2)A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并读图可知,B、C两点永远昼夜等长,所以B、C、D三点位于赤道上;A点位于北极圈上,且A、C两点地方时相同,即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由该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可知,该经线为日界线;由于该经线处于昼半球,故只能是180°经线且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时刻为12:00,由此可求出120°E的时刻为8:00。第(2)题,结合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23.5°S,D点位于赤道上,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即可得出D点正午太阳高度为66.5°。 基 础 巩 固 答案:B 解析:图中A为北半球夏至日,B为北半球秋分日,C为北半球冬至日,D为北半球春分日。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太阳开始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动,正是春季阳气回升时候,有利于户外活动。“吃月饼,共庆团圆”指中秋节,“放鞭炮,守岁迎春”指春节,“望双星,鹊桥相会”指农历七月初七。 2.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答案:B 解析: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北半球相反。 3.地球在由C公转到D期间,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 A.由快变慢 B.由慢变快 C.先变快后变慢 D.先变慢后变快 答案:C 解析:由C公转到D,即由冬至日到春分日,期间1月初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所以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5.此时( ) A.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C.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D.南极中山站正值科考繁忙季节 答案:4.C 5.B 解析:本题组考查太阳视运动以及季节判断。第4题,图中树影朝向东南,因此太阳在西北方位,为夏半年一天中的下午日落时段,正确选项为C。第5题,据上题分析,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B选项符合实际情况。 (1)同学们某日20:30到达A地时已华灯初上,而自己的家乡此时依然天空明亮。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此现象。 (2)简述6月10日至8月10日考察期间,B地(21°N)昼长的变化情况。 (3)同学们在B地(21°N)与当地学生交流时,看到他们记录的B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如图)。据此简述6月10日至8月10日期间,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情况。 答案:(1)喀什比A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更长;喀什比A地位置偏西,日落更晚。 (2)6月10日至6月22日,昼渐长;6月22日,昼最长;6月22日至8月10日,昼渐短。 (3)6月10日至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6月22日至7月17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到90°(只答变大不得分,必须答出到90°);7月17日至8月10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第(1)题,同学们是在夏半年进行的考察,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处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的地区昼越长,喀什比A地区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更长;另一方面,喀什位置靠西,地方时相比A地区晚,日落也要晚一些。第(2)题,6月10日至8月10日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为先向北,到6月22日达到最北,然后向南,一直到12月22日前后。考察时间段内,对于靠近北回归线的B地而言,昼长夜短,6月22日昼长达到最大值,因而6月10日到6月22日昼长不断变长,6月22日到8月10日,昼长逐渐变短,整体而言昼长夜短。 第(3)题,由B地区日影图可以看出,6月10日到6月22日,日影逐渐变长,因而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6月22日至7月17日,日影逐渐变短,说明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7月17日日影为0,说明此时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为90°;7月17日到8月10日,日影逐渐变长,因而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课 时 作 业 (点此链接) (4)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对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如太阳直射20°N,则50°N和10°S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知识。我国四季以四立为起点,二分二至为中点,结合节气顺序(……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和熟悉的二分二至日日期,可推算立冬和小雪的大致日期(立冬为11月7日,小雪为11月23日),因此11月7日至12日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A正确;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南极大陆极昼范围扩大,北半球各地在地方时6点以后日出东南方向,B、C、D错。 答案:A 从a月21日到c月21日期间( ) A.该地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短 B.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该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b月 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答案:D 解析:本题实质考查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解题关键是确定月份。据表格可知该地昼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1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2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0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的区位选择.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专题讲座3).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0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8章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1章行星地球第2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1章行星地球第3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1章行星地球第1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2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1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2讲.ppt
-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1讲.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