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传记阅读.ppt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传记阅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传记阅读

沙祖康在一次讲演中说,外交工作和个人的行侠仗义是可以挂起钩来的。现在国际秩序并不公正,很多事情不公道。作为中国的外交官,作为大国的外交官,至少应该主持正义。他说,大家都不主持正义的话,恐怕有的歪风邪气就要横行霸道了,那是不能允许的。 沙祖康的正直不仅表现在大事上和外交上,就是对亲人也是如此。 沙祖康的小妹沙益芬,身体不好,在老家生活也比较困难。在大哥沙祖康赴纽约就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这一个夏天,小妹沙益芬仍然在宜兴市里卖西瓜。 二妹沙益英给哥哥的办公室打电话,由于是长途,要求哥哥拨回来,沙祖康执意这样通话——因为办公室的电话是公费,说她花的钱,沙祖康个人给她报销。沙益英说,大家能体谅大哥,也对大哥的正直表示钦佩。 沙祖康经常称自己是“农民外交家”,在强调自己言行具有农民风格的同时,他也经常说,自己要回到家乡当农民——他的家乡古城宜兴正是当年苏东坡晚年居住的地方,苏东坡曾在这里读书讲学、买田卜居——渴望在此终老。 (选自《新世纪周刊》2007年第20期刘巍的《外交强人沙祖康》,全文有删节) 文章以沙祖康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征求要不要改变自己的风格开头,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表现人物的性格和行文的特色等角度去分析,首段在结构上一般起引起下文或统领全文的作用。 答案: ①由征求是否改改“风格”,自然地引出沙祖康率直坦白的性格,使文章独具一格,运用对话引出下文,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从侧面表现出沙祖康言辞坦率、不绕弯子的性格特点。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其次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辨析文本中各种信息的性质,根据要求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实现阅读目的的重要手段。信息在不同的文本中,往往表现不同。 (2010·辽宁卷)(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为了纠正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错误观念,实现他“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的主张,黄遵宪一到日本,就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 B.黄遵宪从新加坡卸任回国时,他的学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渡夫子返国》一诗中,把他比作唐代曾在岭南荒蛮之地传播文明的韩愈。 C.在中日两国关于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谈判中,珍田舍己要求专界专管、按约指地,以挽回自主的权利,而且态度蛮横,盛气凌人。 D.黄遵宪根据他几十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心得,归纳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抵制执法”,从而把他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外交谈判策略。 E.本文通过对黄遵宪外交活动及其思想的记述,反映了他外交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刻画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且勤于著述的外交官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黄遵宪在日本居住两年后,学习了日本的文字,才开始与日本人交往,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不是一到日本就开始编辑,故A错。C项“挽回自主的权利”错。E项“刻画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且勤于著述的外交官形象”中“阅历丰富、见识广博”在文中没有体现,不准确。 答案: 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2)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由题干可知答题的信息区域为第一段“该书以‘史家纪述,务从实录’为指导思想”以后的部分。对该部分的内容分类整合,即可得到答案。概括要简明,不要照抄原文。 答案: ①务从实录、全面准确的写作宗旨;②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编写原则;③史论结合的编纂方法。意思答对即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和全面。如何准确和全面地筛选并整合信息呢? 1.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 2.依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目标。 3.浏览全文,确定信息筛选的范围。 4.在信息范围内对材料进行比较辨别,分类整理,选取关键词或句子(去否定,留肯定;去修饰,留主干;去

文档评论(0)

ww9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