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解析版).docVIP

2015-2016学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解析版).doc

2015-2016学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1.八卦是我国古代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右边的 “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竖杆影子的长度和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 C.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2.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3.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造成上述分歧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A.西周土地买卖频繁难以定性 B.历史可以凭主观随意分析 C.百家争鸣的需要 D.史料证据匮乏与多元史观 4.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 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A.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6.《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西周的这套做法 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 B.强化政治等级制度 C.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7.下图是《万里茶路》示意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清代200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路”。这反映出清代 A.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过程 B.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被打破 C.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 D.工业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 8.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是功能完善的地方性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乡谊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地域性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9.范仲淹《四民诗》说:“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宋人《富国策》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这说明 A.宋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传统的商业观念发生变化 D.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现 10.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A.商业活动突破时空的限制 B.出现最早的纸币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近代工业的出现 11.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 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12.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3.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14.“超国民待遇”原指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对外企来华投资给予的一种优惠政策的说法。其实,这种待遇在近代中国就已经出现。史学界认为: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