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题(word)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题,每题分,共分)柏杨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兼相爱,交相利,节用、节葬”
3.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及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主张讲求民主民权
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4.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A.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B.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C.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D.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5.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6.《明史·太祖本纪》记载:朱元璋读《孟子》,对某些语句不满,下令撤去孔庙中孟子
的牌位。孟子以下言论中,可能招致朱元璋不满的是:
A.王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明明是地痞流氓、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8.“法是事物的性质中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所有存在之物都有自己的法”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9.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
A.三纲五常 B.发明本心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
10.朱子曰:“天下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若不得见,则虽生于天地间,而不知以为天地之理,虽有人之形貌,而亦不知所以为人之理矣。……天命之性,处处皆是,但之寻时,先从自己身上寻起。”上述材料所阐述的核心内容是
A.强调“理在气中” B.人性与天理一致
C.格物致知是探究“理”的根本手段 D.主张自我内心反省
11.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 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C.理学对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 D.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12.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13.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14.“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
- 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石慧德学校高一5月月考试卷 历史.doc
- 2015-2016学年湖南永州三校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doc
- 2015-2016学年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oc
- 2015-2016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文科实验班选拔考历史解析(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
- 2015-2016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高一(下)期中政治试卷 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联考高二(下)期末政治试卷 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doc
- 2015-2016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word).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word).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八县(市)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起初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起初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历史(岳麓版)单元测试: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历史(岳麓版)单元测试:必修三 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历史(岳麓版)单元测试:必修三 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部分.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