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历史
1.我国有如下谚语:“及时刈艾(除去杂草)仓必满溢”“施粪如用药,适度为佳”“麻黄种麦,麦黄种麻”“深耕三尺三,来年必丰年”。这些谚语最能说明我国古代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五谷丰登,生活舒适D.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谚语中强调是施肥、除草、时令播种、深耕等耕作技术的提高,A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的状况,重农抑商政策在题意中未体现,B项排除。“生活舒适”无法体现,C项排除。此题与传统文化无关,D项排除。
?
2.要论证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可以利用的材料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C.“依军功行田宅”D.“除井田,民得买卖”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故答案为D。A项是土地国有制,B项是西周时期的井田制,C项是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
3.长江流域取代黄河流域,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大约是在
A.两晋时期B.唐宋时期C.两宋之际D.明清之际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都南迁后,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长江流域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故答案为C。A、B、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
?
4.“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纺织业发展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棉花一直都是经济作物,这不能成为材料中棉花地位变化的前提,D错误;商品经济发展对丝、麻、棉都适用,排除C;从材料中不能判断是否有政府推广,排除A;由所学知识可知,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极大地推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故选B。
?
5.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落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这则材料说明当时
A.市的地区范围有限定B.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
C.市的经营规模有限定D.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开市以“击鼓三百声”为准,同时又以日落前七刻而击鼓三百声而散,可见“市”受时间的限制,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均排除。
?
6.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其影响是
A.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C.加快了统一台湾的进程D.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海禁政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影响是阻碍对外贸易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A项中“杜绝”,太绝对化,排除。B项与农业无关,排除。C项与台湾问题无关,排除。
?
7.《白银资本》中指出:“在13、14 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16 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造成欧洲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B.宗教改革C.新航路开辟D.汽船发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欧洲从边缘地位到得到改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时“新航路的开辟”使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项正确。郑和下西洋时,欧洲处于边缘地位,A项与题意不符。宗教改革推动了思想的解放,B项与此无关,排除。汽船发明是工业革命的成果,D项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
?
8.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年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当时,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B.将北美洲和大洋洲纳入世界市场
C.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D.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
【答案】A
【解析】无
?
9.在19 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A.商业繁盛的地区B.盛产煤炭的地区C.邻近河流的地区D.电力充足的地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时间为“19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5月)联考考试历史试卷.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5月)联考考试历史试卷.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word版.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国际班)试题 word版.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word版.doc
- 2015-2016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市区统考试卷 历史(word).doc
- 2015-2016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市区统考试卷 历史(word).doc
- 2015-2016学年辽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Word版.doc
- 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政治 试题.doc
- 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doc
- 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doc
- 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 政治 Word版.doc
- 2015-2016学年重庆万州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
- 2015-2016学年重庆万州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
- 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历史.doc
最近下载
- 江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 VIP
- 刑事被害人心理损害的范围 (1).pptx VIP
- 某集团2021年人才盘点项目方案(项目建议书).pptx VIP
- 党委书记讲党课+讲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四个持之以恒,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pptx VIP
-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案例分析.doc VIP
- GB51445-2021 锑冶炼厂工艺设计标准.pdf VIP
- DL T 868-2014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docx VIP
- 第十届全国走美杯三年级初赛竞赛数学试卷答案.docx VIP
- 学校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校长发言:从餐桌开始,家校合力为孩子成长食堂 “加营养”.docx VIP
- 《拍手歌》优秀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