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酸碱平衡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的缓冲作用,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2.熟悉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3.了解酸碱平衡的主要生化振动指标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2.详细介绍:酸碱平衡的调节
3.一般介绍:酸碱平衡失调
教学过程:
导课:
第一节 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时间
30ˊ
教 学 内 容
一、酸性物质的来源
体内的酸性物质主要来源于糖、脂类及蛋白质等的分解代谢,另外少量来自于某些食物及药物。酸性物质可分为挥发性酸和非挥发性酸两大类。
(一)挥发性酸(碳酸)
挥发性酸即碳酸。正常成人每日由糖、脂类和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约350L(15mol)的CO2,所生成的CO2主要在红细胞内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的催化下与水结合生成碳酸。碳酸随血液循环运至肺部后重新分解成CO2并呼出体外,故称碳酸为挥发性酸,是体内酸的主要来源。
(二)非挥发性酸(固定酸)
体内代谢过程中还可产生一些有机酸及无机酸,如核酸、磷脂和磷蛋白分解产生的磷酸;糖代谢产生的丙酮酸和乳酸;脂肪酸产生的酮体;含硫氨基酸产生的硫酸等。这些酸性物质不能由肺呼出,必须经肾随尿排出体外,所以称之为非挥发性酸或固定酸。正常人每天产生的固定酸仅为50~10Ommol左右。固定酸还可来自某些食物,如醋酸、柠檬酸等。此外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等也呈酸性。
二、碱性物质的来源
碱性物质主要来源于食物,如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有机酸盐,如柠檬酸钾盐或钠盐、苹果酸钾盐或钠盐等。这些有机酸根在体内氧化生成CO2和H2O,剩下的Na+、K+则与HCO3-结合生成碳酸氢盐。此外,来源某些药物,如碳酸氢钠等。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酸性物质多于碱性物质,故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以对酸的调节为主。
备 注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时间
35ˊ
教 学 内 容
一、血液的缓冲作用
无论是体内代谢产生的还是由体外进入的酸性或碱性物质,都要进入血液并被血液缓冲体系(buffer system)缓冲;另外血液的缓冲作用和肺、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直接相关,因此在体液的多种缓冲体系中,以血液缓冲体系最为重要。
(一)血液的缓冲体系
血浆的缓冲体系有:
红细胞内的缓冲体系有:
血浆缓冲体系中以碳酸氢盐缓冲体系最重要,红细胞缓冲体系中以血红蛋白及氧合血红蛋白缓冲体系最为重要。血浆NaHCO3/H2CO3缓冲体系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该体系缓冲能力强,还在于该体系易于调节:其H2CO3浓度,可通过体液中物理溶解的CO2取得平衡而受肺的呼吸调节;而NaHCO3浓度则可通过肾的调节作用维持相对恒定。
(二)血液的缓冲机制
血浆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NaHCO3/H2CO3浓度的比值。正常条件下,血浆NaHCO3浓度为24mmol/L,H2CO3为1.2mmol/L,两者比值为24/1.2=20/1。亨-哈二氏方程式:
血浆[NaHCO3]/[H2CO3]=2O/1时,血浆pH=7.4不变。当其中任何一浓度发生变化时,只要另一浓度随之变化,两者比值=2O/1,血浆pH值=7.4。由此可见,酸碱平衡调节的实质就是调节NaHC03与H2CO3 =20/1。NaHC03浓度可反映体内的代谢状况,受肾的调节,称为代谢性因素;H2CO3浓度可反映肺的通气状况,受呼吸作用的调节,称为呼吸性因素。
进入血液的固定酸或碱性物质,主要由碳酸氢盐缓冲体系缓冲;挥发性酸主要由血红蛋白缓冲体系缓冲。
1.对固定酸的缓冲作用 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磷酸、硫酸、乳酸、酮体等固定酸(H-A)进入血浆时,主要由NaHC03中和,使酸性较强的固定酸转变为酸性较弱的H2CO3。H2CO3则进一步分解成H2O及CO2,CO2可经肺呼出体外从而不致使血浆pH值有较大波动。
2.对碱性物质的缓冲作用 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后,可被血浆中的H2CO3、NaH2PO4及H-Pr所缓冲,使碱性变弱。
3.对挥发性酸的缓冲作用 体内各组织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的CO2主要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缓冲体系缓冲,此缓冲作用与血红蛋白的运氧过程相偶联。
由于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存在PCO2差,当动脉血流经组织时,组织中的CO2可向血浆扩散,大部分扩散进入红细胞,在红细胞中CA作用下生成H2CO3,后者解离成HCO3-和H+。其中的H+与HbO2释放出02后转变而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单元酸和碱教案教材.doc
- 第十单元酸和碱教材.doc
- 微型打印机控制电路的设计论文(经典)教材.doc
- 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材.doc
- 第十二单元滚动检测教材.doc
- CJ型电动机操动机构电气原理图说课.ppt
- 微型模块化数据中心技术要求V1.1(SmartRow标书模板)教材.doc
- 第十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材.doc
- 2014年第三季度银行案防培训说课.ppt
- 微油点火技术协议教材.doc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最近下载
- 高桩码头标准化建设成果图集.pdf VIP
- 施工管理标准化图集最终版.pdf VIP
- 包装设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docx
- 2025年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考点梳理).docx VIP
- 胃肠外科“三基”考试卷含答案.doc
-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研讨发言材料.docx VIP
- 2022年汽车修理工(技师)证考试题库汇总(含真题和典型题).docx
- 52号令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 20230130.pdf VIP
- 供电营业规则复习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课讲稿+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