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学联盟]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共25张)报告.ppt

[中学联盟]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共25张)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共25张)报告

(2)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3)李贽的代表作:《 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 (4)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主要思想: (1)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2)提出了“众治”的主张; (3)梁启超把其观点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主要思想: (1) 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 ; (2)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 (3)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的唯物论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唯物主义思想家) 探究:归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1)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2)经济上: 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3)思想上: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建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强调经世致用。 三、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最大的特点: 对专制君主的大胆批判 * 如何继承? 如何批判? 明清之际是继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天崩地解”的社会大变革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伴随着政治风云的激荡,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社会因素的滋长,沉暮下的知识界掀起了一场推陈出新的思想浪潮,批判继承了烂熟中的传统儒学思想。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学说的发展。 请阅读以下故事片断,结合书本内容找出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 吴必中是明朝的秀才,带着书童赴京考会试。他是家中独子,但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吴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这样,吴必中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了。 他们走到湖南时,他们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烂、瘦得只剩下骨头的难民坐在路边,接着又看到一大帮农民手拿着锄头和大刀,一边大喊:“狗官钱弓梓,拿命来”。他们赶紧避开。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土地被钱弓梓给强行霸占了。 但是大家谁也不敢多言,怕附近有东厂特务、锦衣卫,赶快离开是非之地 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吴必中一边赶路一边还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记住。终于来到北京,他看到大街很是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惜手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 来到客栈,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样的考生,有的在高声谈论科举考试,有的埋头苦读,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饭早早地回房看书。 八股取士 ,限制了思想的自由。 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阶层壮大。 西方科技成果传入中国,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一、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的背景 ⒈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⒉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⒊阶级:工商业者队伍壮大 ⒋思想:理学占统治地位,摧残人性 5.外部: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 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 明代万历年间,李贽在麻城著述、讲学。虽说他是有大学问的人,却也开荒、种粮、种菜,勤快得很。李贽讲学跟别的先生不一样:别的先生只收男生,李贽偏偏要男女收在一起教;别的先生要求学生走路要轻,说话莫大声。而李贽偏要学生们蹦蹦跳跳翻跟头,大声读书像打油;别人教书要白天,李贽白天要学生们帮家里种田、种地,夜晚听他讲学;别人教书是在学堂里,李贽要学生在钓鱼台上听;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李贽专教些实用的东西,还经常出谜语逗学生们玩:   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   公公拉着媳妇手,细伢打破老子头。   学生们猜来猜去,都猜不出来。李贽笑着启发说:“你们不是猜不着,是还没有长这个胆量。要干大事,就得敢破旧规矩,敢想,敢说,还要敢干。”   接着,李贽解释说:“第一句‘皇帝老子去偷牛’是君不君;第二句‘满朝文武做小偷’是臣不臣;第三句‘公公拉着媳妇手’是父不父;第四句‘细伢打破老子头’是子不子。”学生们听了以后,就到处传播。气得那些官老爷和封建卫道士们连连骂李贽是“盗教”、“邪教”、“异端”。 (一)、反正统意识 李贽 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迫害致死 (1)人物生平简介: 李贽的性格特征: 正直清廉 离经叛道 ①哪些思想可以反映出李贽是一位“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呢? ②体现李贽思想的著作有哪些? 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 材料二 “万世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之至论”; 概括

文档评论(0)

66631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