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元阳嘎娘纸厂村古老造纸术的调查.docVIP

(对元阳嘎娘纸厂村古老造纸术的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元阳嘎娘纸厂村古老造纸术的调查

对元阳嘎娘纸厂村古老造纸术的调查 个旧二中高一(7) 王炳佩 (家庭住址:元阳嘎娘乡下寨村) 指导教师:陈红燕 马 明 我的家乡在元阳嘎娘乡,那里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我的祖祖辈辈在这里辛勤劳动。2007年,我走出大山,来到个旧二中高中部学习,在学习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对我的家乡元阳的梯田文化,对家乡嘎娘乡的乡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对嘎娘乡纸厂村古老的造纸术这一手工艺传统有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利用节假日对纸厂村的古老造纸工艺进行了实地调查,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的整理、分析中,认识到其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在元阳梯田文化辐射下古老造纸术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作了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一、藏在大山里的古老的造纸术 在离元阳****公里的大山里隐藏着一处用古老方法造纸的古村落,这就是以特色“纸”作村名的嘎娘纸厂村。“我们这里还保存有古老的造纸术,纸都是用竹子经手工一张张做出来的。”纸厂村的村民总是以夸耀的口吻向来客这样说。这里有满山的翠竹和奔流不息的溪水和独特的古老造纸工艺,远离都市的喧嚣,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从事这项古老的手工艺者多为彝族《元阳县志》载:“彝族多居住在山川壮丽、资源丰富的山区,村寨依山傍水,四周梯田层层,村后有山可供放牧,村前有田可供耕种,多数村寨都有一条水沟从中流过。” 二、古老造纸术的工艺流程 第一步:选料。造纸是选取当地观音山上当年生长的毛竹为原料,进观音山山砍竹在每年农历的九十月份。一般在白露之前,因这时的竹子多为嫩竹,制作出的纸张,韧性好,纸品高,而过了这个时间,竹子太老难以浸泡,韧性和纸品均不及前者。 第二步:软化。毛竹采来后,将其剖成一米左右的竹段,扎成捆,放入大锅中煮三天,然后捞出用木棒敲击,使其成为“碎竹”。接下来将“碎竹”放入浸泡池浸泡三个月;池中加入石灰,毛竹与石灰按7:3比例投放。“碎竹”浸泡3个月后,将池水放干,捞出“碎竹”,清洗掉杂物,让其自然发酵半个月,然后放到石碾上碾成纸浆。 第三步:碾压。纸厂村造纸作坊根据当地特有的水利条件,设置巨大的碾磙,引水作动力,借助水的冲击力带动碾磙,节省了人力物力。碾盘上尚未碾好的“碎竹”,呈深黄色,散发出阵阵竹香。碾压过程中,需不停地翻动碾盘上浸泡、发酵过的软化了的“碎竹”,以使纸浆碾压均匀。一般情况下,每次可碾七八十斤,碾七八个小时。有时,为了使碾出的纸浆更匀细,纸农们还借助电动粉碎机对纸浆进行“精加工”。 第四步:下糟。碾好的纸浆和着清水通过一条导流糟注入到四个水糟中,再用木棒搅拌一个小时,便可将其铺转,待澄清后把水放干,重新注入清水。再用一种叫“滑藤”的植物掺捣烂,滤去残渣,倒进已注入清水的纸浆糟中搅拌均匀,便可用“纸帘”捞纸。 第五步:抬帘。捞纸浆的网筛当地人叫“纸帘”,由细竹蔑编成网格状。“纸帘”的作用是从池子里捞起纸浆纤维,左右晃动让纤维交错组合在帘网上,使其初步脱水。这道工序是整个造纸流程中最讲究功力的一个环节,它决定了纸张的厚薄、均匀。造纸工抄荡得轻了,纸就会薄;下手重了,纸又太厚。当然,这道工序的劳动强度也是最大的,要求造纸工机械地、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抬帘”动作。 第六步:压水。纸浆经过捞纸这道工序后形成“纸”的雏形,将“纸雏”一层一层的叠放在简易的“挤压器”前,叠到约80厘米厚之后,用木板置顶,木板上再压上石块,借助木杠杆将“湿纸”中的水分挤压掉。经挤压后的“纸”用竹制成的工具,钳起一沓,用纸刷在呈梯形的“烘笼”上烘烤,烘干后,再揭下叠起,“纸”就这样被造出来了。 三、古老造纸术存在的意义 嘎娘乡纸厂古老的造纸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是让其自生自灭,还是保护、抢救?古老造纸术流传到今天,其流传的意义是什么?明天,古老造纸术将走向何方?等等,这些都是值得人们探讨和研究的,我们认为: 1、对嘎娘乡纸厂的这一传统工艺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保护、抢救。现状不容人乐观:如今造纸农户数仅为二十家不到,与昌盛时期不可同日而语,没落的直接原因是造纸辛苦而利润又太低,他们这样一年辛苦下来一家人也只能有000元的收入,于是村里的年轻人出大山,去寻找比造纸更能够赚钱的活计留在村里的中年以上年龄的村民仍承续着祖辈传下来的手艺,造纸。 1

文档评论(0)

lisuf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