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巧克力制作工艺的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巧克力制作工艺的研究

巧克力制作工艺的研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张晓颖 摘要:可可粉是可可豆直接加工处理所得的可可制品,从可可液块经压榨除去部分可可脂后即得可可饼,将可可饼粉碎后经筛分所得的棕红色粉体即为可可粉。可可粉具有浓烈的可可香气,直接用于巧克力和饮料的生产。 巧克力是以可可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甜食。它不但口感细腻甜美,而且还具有一股浓郁的香气。巧克力可以直接食用,也可被用来制作蛋糕、冰激凌等。 本文简要论述了巧克力的制作工艺流程,旨在了解巧克力制作工艺,对巧克力工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关键词:巧克力、可可制品、可可粉。 引言 可可粉是由可可豆精细碾磨成粉、脱脂、烘烤而来,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加入天然或人工的香料和风味物质。将热的可可汁(半流体状态的可可豆)泵入液压栅,在极大的压力下,部分脂肪或可可脂被除去,可可粉的脂肪含量在10%至22%之间变化,可可粉通过荷兰操作法被温和的碱法处理,色泽变深,风味加强,这一方法即为荷兰发加工,在很多甜食、烘焙品、冰淇淋布丁和饮料中,可可粉是一种风味成分。 联邦标准定义了几种巧克力食品,带苦味的可可浆或可可汁,是对可可果实的核(豆瓣)进行烘焙而成,它通常被认为是烘焙用巧克力,最少15%的巧克力汁混合糖和可可油制成的就是甜巧克力;当巧克力汁的含量在35%以上时,产品为苦甜参半的巧克力;当至少12%的干的全脂牛奶固形物和糖、可可油以及至少10%的巧克力汁混合在一起,则产生了牛奶巧克力。[1] 1 巧克力和可可制品的生产工艺 1.1 可可液块的制备[2] 1.1.1 焙炒 经发酵和干燥的可可豆,下一个工序就是焙炒。焙炒的主要作用是:除掉部分水分;使豆壳变脆干裂,便于除掉外壳;可使暗棕色的可可豆,变为紫红色,使部分油脂从细胞中渗透出来,豆肉变得明亮;焙炒可使可可豆的成分发生变化,淀粉糊化变为可溶性微粒,酸类、醇类和酯类等芳香物质增多;使物料具有可塑性。 随焙炒方法不同,所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也不同。新焙炒方法是间接热风传热连续进行焙炒。不同产品品种所要求的焙炒温度和时间各异。以下是热风连续焙炒机的工艺条件: 品种 温度℃ 时间(分钟) 可可粉 125~130 25~30 牛奶巧克力 110~125 ?15~20 深色巧克力 ?85~100 11~14 焙炒的温度越高,可可豆的损耗率越大,这是在焙炒中需要注意的技术经济指标。 1.1.2 簸筛 经过焙炒的可可豆,皮壳虽已开裂,但肉与壳还没有分离开,需稍经碾压即可分离,在机械撞击下,豆粒被碎裂为不规则的片粒。簸筛的作用就是将豆肉和皮壳分离开,以便于下一工序对豆肉的加工。 1.1.3 研磨 研磨也称初磨是将可可片粒磨成酱体。为了得到由微粒构成的可可液块,这一工序是很重要的。要求磨碎至50~114微米。经初磨后可以缩短后一工序精磨的时间,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经研磨成酱以后,即可得到褐色的可可液块。初磨设备的类型很多:有盘磨机、辊磨机、齿磨机、球磨机和胶体磨等。 1.2 精磨 将初磨制成的可可液块,已经处理好的糖粉,再加一定数量的可可脂、奶粉、调味料、表面活性剂和香料等,再经进一步磨细,称为精磨。 仅经初磨的可可料或糖粉,颗粒较大,进入口腔后有粗糙感,必须经过精磨使颗粒进一步变小。当精磨至物料的质粒大部分都小于25微米或在18~23微米之间时,就会使巧克力进入人的口腔后没有颗粒感。这个范围是对精磨的要求。 物料在精磨过程中主要是物理变化。随着精磨的进行,物料被分散,物料被分散的越细,其表面积就会越扩大。一定数量的物质总容积中所包含的总表面,称为比表面。其比表面越大,巧克力的质点数量也越多,其质点也就越小越细。 在精磨中保持一定温度下,精磨得越细,物料增稠,粘度增大,流动性降低。 精磨的设备有:三辊精磨机、五辊精磨机和鼓式精磨机等。在精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下列操作程序:调节摩擦间隙、调节物料粘度、控制精磨温度、控制精磨程度。对精磨后巧克力质点大小有一定的界限要求:过大或大粒的比例过多,口感粗糙;但质点过小或小粒的比例过多,便容易粘附在我们的舌腭上,不容易被唾液带离口腔,使人感到糊口。 1.3 精炼 经过精磨的巧克力虽然质点很细,但还不够细腻,香味还不够优美和醇和,精炼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质量。特别是高级巧克力需要经过精炼工序。 精炼是在精炼机内进行的。精炼机的类型很多,目前用得较为普遍的为回转式精炼机。物料在精炼机内经过反复摩擦碰撞,对精炼进一步磨平、磨细,物料内水分和挥发性气味被驱除,物料被充分乳化,从而提高了巧克力的质量。 精炼所要求的主要条件是温度和时间,质粒的棱角温度的要求,随巧克力糖果品种而不同。深色巧克力为55~85℃;牛奶巧克力为45~60℃。精磨所需的时间很长,一般为24~72小时。 精炼有以下几种作用:巧克力的质

文档评论(0)

lisuf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