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基本要求 一 要 实 讲真话,喜忧兼报 要有现场感,除了读者在阅读中感觉调研文章所反映客观事物现场情况的心理过程之外,还有调研写作者在调研中深入现场的直观感觉,以及这种直观感觉在文章中的保留、提炼、深化和升华所能形成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一)基本要求 二 要 热 热点问题,赶“正点” 有一定的“提前量”,否则等媒体出来了,就是马后炮了。要做到提前预知,就要关注党的舆论宣传、关注政治、关注时事。 例: “旬邑统筹城乡” (一)基本要求 三 要 敛 口子一定要开“小点” 毛主席:“如果十样事物调查了九样,但都是次要的,把主要的东西丢掉了,仍然是没有发言权的。” (一)基本要求 四 要 新 一是角度新 二是观点新 三是材料新 例: 题目:《天不怕、地不怕 就怕政府企业化》 小杂粮《打造绿色天然 畅享身体健康》 (一)基本要求 要有高度 (“顶天立地”) 报告高度的体现 四个结合:现象分析与本质分析相结合 现实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二)调研报告的主题提炼与材料选择 调研报告的主题必须非常明确 例如:毛泽东调研报告 (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第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三个小标题:“农民问题的严重性”、“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其中有三句话:“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 (二)调研报告的主题提炼与材料选择 调研报告如何突出主题? 首先,要全面了解时代背景; 其次,要全面了解周边地区及本部门本地区对相关内容及调研信息(借鉴创新、但要避免拾人牙慧) ; 另外,认真分析所有调研材料,结合“上头”“外头”、“下头”及历史情况选择。 (二)调研报告的主题提炼与材料选择 主题的提炼与升华 调研报告的主题表达要开门见山。主题提炼既是语言的锤炼,更是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升华。 三点要求: 宏观上把握党和政府形势、方向和总趋势; 中观上总结地方经验或提出地方政策,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微观上抓住实践或事件发展的本质特点和规律 (二)调研报告的主题提炼与材料选择 主题提炼的过程: 概念——推理——论证——结论 例:《村与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的思考》——《建设新农村 重点在抓村》 如何错开角度、分清层次极为关键! 注意: 同一主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主题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调研报告的主题提炼与材料选择 对材料的要求: 一是选择与主旨相对应、最具真实性的、最具典型性的、最具新鲜感的材料; 二是每一个主题都应该有若干个子主题、子观点支撑;每一个子主题、子观点的证实和论证,都是一个推理、论证的过程,都有相应的事实作为支撑。 观点统帅材料与材料说明观点 调研主题与标题的内涵和作用是不一样的(调研主题只是调研范围、内容的标示;调研标题是最精炼、最精辟、最精髓的调研主题概括)。 (二)调研报告的主题提炼与材料选择 报告中的材料提炼(一二三) 一是,把埋没在导语中或段落中的画龙点睛的语句或事实找出来,放到段落的开头的地方,甚至作为小标题。 例如:陕西省人民政府2012年度工作报告 (二)调研报告的主题提炼与材料选择 报告中的材料提炼(一二三) 二是,把与主题没有联系或联系不紧密的内容删掉。把描述事实中的“讲道理的话”去掉;把段落中间的“讲形势政策的话”去掉;把段落中“讲意义、作用、重要性、结论”的话去掉。 三是,主题确定后,要逐步明明晰和深化,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三)调查报告主旨的表现形式 (A)标题显主旨——提出意见建议 一种是直接揭示文章主旨,即在标题中概括出调查报告的主要观点或者基本主张。 如《选用谁用制度说了算——四川组织工作系统的调查》(人民日报,2005.9.21) 二是在标题中提出问题,突出主要内容,引导受文者领悟文章意图。 如:《无序开发 贻害无穷》(人民日报,2007.5.15) (三)调查报告主旨的表现形式 (B)开篇明旨——说明问题的 开篇即采用概括式、目的式及缘由式的写法,阐明写作的背景、依据、目的与意义,提纲携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