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从“藏”字,我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 从“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 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里看得出来? 战士们的这种“情”没有实现。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还让人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战士们的“情”没有实现。 你知道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吗? 是为了在扁担上作记号,表明这是朱德的扁担。 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 1928 年4 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分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 军,朱德担任军长。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下党组织积极动员群众为山上送粮。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那年,朱德军长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 (扁担) 扁担有什么用途呢? 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写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会师后,和战士们一道到山下五六十里的茅坪挑粮食。 自己大声读课文几遍,长句子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不错读,不漏读,不重读,不打结。 大声读好下面的词语,提出不理解的。 朱德同志 井冈山根据地 会师带领队伍 粉碎围攻 必须储备远处 敌人 坚守 足够的粮食 茅坪 山高路陡 争着去 斗笠 草鞋 爬山 累坏了 翻山越岭 劝说 不肯 藏起来 越发敬爱不料 连夜 不好意思 大声读好下面的词语,提出不理解的。 朱德同志 井冈山根据地 会师带领队伍 粉碎围攻 必须储备远处 敌人 坚守 足够的粮食 茅坪 山高路陡 争着去 斗笠 草鞋 爬山 累坏了 翻山越岭 劝说 不肯 藏起来 越发敬爱不料 连夜 不好意思 大声读好下面的生字,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朱 志 冈 守 攻 大声读好下面的生字,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必 产 并 记 劝 大声读好下面的生字,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朱 志 冈 守 攻 必 产 并 记 劝 给课文标上自然段,说说每一节写了什么? §1写朱德跟毛泽东在井冈山上会师。 §2写大家争着到山下挑粮食。 §3写朱德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食。 1、大家争着去挑粮的是哪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2、朱德和战士们去挑粮的是哪一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井冈山 用“带领”说一句话。 1.对井冈山的了解。 金秋井冈山。 井冈山旧居。 井冈山的风光。 2.想一想井冈山会师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纪念碑 大声朗读第二自然段: 小组合作学习,想一想以下的问题: 考考你 1.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 2.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 挑粮上山。 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 大声朗读第三自然段: 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 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读一读,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 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战士们希望朱德不要过度疲劳。 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从井冈山到毛坪,来回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十分难走。 如何理解“山高路陡”这个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