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4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详解.ppt

2016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4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整合提升 题型突破 题组训练 A.物种1和物种2的周期性波动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正反馈调节 B.长期喷洒DDT,物种2个体内的DDT浓度往往会高于物种1 C.在喷洒农药后的BC段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物种2种群数量的波动受食物等内源性因素的影响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物种1和物种2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它们的周期性波动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在喷洒农药后的BC段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食物属于外源性因素。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整合提升 题型突破 题组训练 解题模板 解答此类试题的主要思路是:营养结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强弱。生态系统“抵抗干扰、保持原状”的能力是抵抗力稳定性,“遭受破坏、恢复原状”的能力是恢复力稳定性,多数情况下,两者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呈正相关,即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反之则越弱。而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又与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呈正相关,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若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增加生物种类,使其营养结构复杂化。 -*-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整合提升 题型突破 题组训练 1.某山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人们滥用农药和滥捕青蛙,导致农田中的青蛙几乎消失,虫害严重,粮食减产。近年来当地村民已逐渐认识到上述做法的危害,停止使用有害农药,同时在农科所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向农田内放养一小批青蛙;几年来,虫害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农田内青蛙数目逐渐增多。有关科研人员对放养后青蛙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情况进行取样调查,获得结果如右上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图中a~c段内,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B.在图中e点时,青蛙种群数量达到K值,农田生态系统 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C.在测量时期内,青蛙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 D.上述情况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a~c段青蛙的数量上升,害虫减少,农作物长势良好,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升高;e点增长速率为0,青蛙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对应K值,农田生态系统趋于稳定;该曲线对应“S”型增长曲线;根据题干信息,农田生态系统的变化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影响造成的,因此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整合提升 题型突破 题组训练 2.(2015四川成都月考)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能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丰富了遗传多样性 B.生物的适应性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C.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保护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时,就地保护与易地保护相比是更为有效的措施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能丰富遗传多样性,A项正确;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B项正确;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是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项错误;就地保护能保护生物生活的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能更好地保护生物,D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整合提升 题型突破 题组训练 3.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只有光能 B.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C.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少 D.要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分析流程图可知,输入氧化塘的能量除光能外,还有厌氧池中未被彻底分解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氧化塘中的风车草等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因氧化塘前部微生物分解厌氧池输入的有机物而消耗溶解氧,而后部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故后部溶氧量较高;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故一次性注入氧化塘的废水不能过多。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失分误区1 失分误区2 失分误区3 不能准确判定生态系统的成分 防范策略 (1)判断生产者时要注意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 (2)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 (3)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等转变成无机物,即营腐生生活,如蚯蚓。 -*- 失分误区1 失分误区2 失分误区3 防范演练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