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棕櫚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棕榈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随着环境意识材料的提出,天然纤维由于具有环境友好、生物可降解等特性而备受关注,而天然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价廉、质轻等优势,其研究与开发力度日益加强[1]。因此,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相继从植物中开发了香蕉叶纤维、菠萝叶纤维、构树叶纤维和棕榈纤维等[2]。香蕉纤维粗短,其可纺性较其他麻类纤维差,但易于染色,适于纺中高档纱;菠萝叶纤维较柔软、强度大而伸长小,其可纺性能和成纱质量介于亚麻与黄麻之间;构树叶纤维光泽柔和、颜色洁白、有丝质外观,且吸湿性好,该纤维制成的织物将会有较好的穿着舒适性,其物理性能均表明该纤维具有较好的可纺性[3]。棕榈叶纤维强度高、断裂伸长率较大,约是剑麻纤维和菠萝叶纤维的4~6倍,初始模量与菠萝叶纤维接近[3]。棕片纤维刚度、强度、柔韧性适中,是一种较理想的骨架材料[4]。主要可用作垫材(如床垫材料、座靠垫材料)、缓冲材料、包装材料、过滤材料等[5]。
棕树是热带、亚热带作物,在我国的南方,棕树到处都有,是一种廉价的纤维资源。但是,长期以来棕榈用来制作蓑衣和棕绳,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已对棕榈纤维的理化性能有了初步研究[6]。棕榈纤维不受化学腐蚀作用的影响,并能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抵抗不同强度的酸、碱及其类似物质的腐蚀作用。单根棕纤维是由许多棕纤维细胞紧密排列而成的,杂细胞极少,纤维细胞之间结合非常紧密,故在宏观上表现出整体性,不易分解或拉断。棕纤维细胞的宽度一般为十几微米,长度从几百微米到几千微米不等,壁腔比约为0.5,韧性良好,故棕纤维在宏观上也具有极好的弹性及韧性,甚至弯曲180°也不会折断。
本文利用棕榈纤维优良的力学性能,将其作为增强材料添加到聚丙烯基体中制备成复合材料,并对其相关参数影响棕榈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1 实验原料和设备
1.1实验原料
棕榈纤维(国产山棕棕片纤维);聚丙烯(上海滋利工贸有限公司)。
1.2实验设备
电子天平:EA2004A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平板硫化机:XLB-400X400X2上海齐才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微机控制万能材料试验机:WDW-20上海华龙测试仪器公司。
2 实验方案设计
为考察硫化机热压工艺参数(包括热压时间、温度、压强)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选择拉伸强度、断裂伸长、弹性模量作为实验测试评价指标,热压时间、温度、压强作为因素,每个因素考查三个水平,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选用的正交表为L9(34),该表表明最多可安排4个因素,只要安排9次实验即可。各因素及其水平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因素及水平分配表
水平
因素 1 2 3 A时间(min) 4 7 10 B温度(℃) 150 155 160 C压强(mpa) 1 1.5 2 将山棕棕片用清水洗净,常温晾干后从中抽取出单根棕纤维,呈0°平行等距排列于两层聚丙烯薄膜之间,单层聚丙烯薄膜密度为0.93g/cm2,纤维在预制件中的含量为6%。根据表2中的实验条件,采用模压工艺将预制件放在平板硫化机上热压成型,模具为平板敞开式。热压结束后将压片从硫化机中取出,在室温下自然冷却固化后,裁成140mm×20mm×1mm的拉伸试样。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试样夹持的夹距为40mm,拉伸速度为5mm/min。
表2 试验方案及结果
试样 A B C 拉伸强度
(N/mm2) 断裂伸长
(%) 弹性模量
(Mpa) 1 4 150 1 15.5 22.0 1542.5 2 4 155 1.5 27.6 34.4 3895.3 3 4 160 2 24.5 31.5 3536.0 4 7 150 1.5 24.1 28.6 3250.1 5 7 155 2 20.8 27.0 2776.4 6 7 160 1 23.3 27.3 3198.4 7 10 150 2 18.0 23.2 1880.6 8 10 155 1 22.2 27.1 3016.0 9 10 160 1.5 28.8 32.0 4020.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制备工艺参数对拉伸强度的影响
对表2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进行极差分析,结果见表3。其中K1、K2、K3分别为各因素各水平对应的拉伸强度值之和,k1、k2、k3分别为某一因素下各水平对应的拉伸强度平均值。3个因素对应的极差分别为0.6、6.3、6.5。第二列和第三列极差相对较大,即因素B和因素C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显著,硫化温度和压强分别取160℃和1.5Mpa最好;因素A对拉伸强度影响最小,结果显示时间取10min最好,但三个时间参数对拉伸强度影响几乎一样。这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