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類型及配置.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類型及配置

水土保持期末论文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类型及配置 10水文1班 鲍 庆 100620116 摘 要 学习了水土保持学之后,我对第四章林草措施有比较大的兴趣,故搜索了众多的有关于林草方面的资料,并加上了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整理成以下论文。 ABSTRACT Stud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 have great interest in the fourth chapter of forest and grass measures, so the search numerous about vegetation information, and added some my own views, organized into the following thesis. 关键字:水土保持 林草措施 类型 配置 Key words: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Forest and grass measures; Type; configure 目录 1. 林种区划 1 1.1 水土保持林的区划 1 1.2 水源涵养式林的区划 2 1.2.1 水源涵养林的定义 2 1.2.2我国水源涵养林现状 2 1.2.3水源林区划原则和依据 3 1.2.4 水源林区的标准 4 1.2.5长江中上游地区水源涵养林的划分 5 1.3. 海岸防护林 5 1.4. 护路林 6 2.水土保持林草类型及配置 6 2.1 防护林树种选择 6 2.1.1水保林、水源林的树种选择 6 2.1.2 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 6 2.1.3海岸防护林的树种选择 7 2.1.4护路林的树种选择 7 3. 水土保持林林种配置 7 1. 林种区划 1.1 水土保持林的区划 在水土流失地区,为了调节地表径流,防止土壤侵蚀,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而营造的防护林,叫做“水土保持林”,它以减免水土流失为主要目的。 森林保持水土功能的机制和涵养水源的机制是一样的,但保护对象不同,一般说在石质山地或基岩风化不很严重的坡面,森林贮水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涵养水源;在表土疏松或基岩风化严重的坡面,降水时表土大量被水冲走,森林在贮水的功能上表现为保持土壤不被冲走。在林业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县级总体规划》中,对水土保持林规划原则是:凡坡度在36°以上;或坡度虽然在规定以下,但土壤瘠薄,岩石裸露、水土冲刷、地质结构疏松或泥石流严重地段;主要山脊分水岭两侧,高山针叶林缘以下100~200m以及悬石峭壁地区的现有林或规划造林划分为水土保持林。 川江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很严重的地区。其中,地处嘉陵江中游的川中北部丘陵地区,每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达4~5t,最多的地方达1.8万t 以上,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两个地区之一(另一个为西北黄土高原)。在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根据川江流域的调查,将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划分为八个三级林种组,即江岸防护林组、库塘防护林组、岭谷防护林组、侵蚀沟、坡防护林组、埂坎防护林组、护路林组、护宅林组、护渠林组,他们各具特有的防护功能和可能发挥的经济效能。 1.2 水源涵养式林的区划 1.2.1 水源涵养林的定义 河流两岸和上游水源区以及水库周围的涵养水源,改善河流水文状况滞洪补枯、保护资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叫做“水源涵养林”。虽然任何森林都有涵养水源的功能,但水源涵养林则要求具有特定的林分结构和地理位置。因此,它在本质上又不用于一般的森林。理想的水源涵养林应该是由比较高大的乔木和比较矮小的灌木相结合,并由多树种和不同年龄的林木组成;林冠密集,多层次,枝叶繁茂,林下土壤结构疏松,土层深厚,地被物丰富。这样 的林分,在林学上叫做复层异龄混交林。 森林的贮水量即水源涵养能力,是由树木本身的吸附量、地被物贮存量和土壤、基岩的贮存量组成的。林冠层次越多、地被物和上层越厚、基岩孔隙度越大,贮水能力就越大,反之,贮水能力就越小。如一般森林的贮水量500~3600m3 /ha,川西高山峡谷的冷杉林,贮水能力为2660~3608m3/ha。因为森林贮存的水分还在缓慢地流动,降水停止后,下游将在较长时间内以溪流、泉水、潜流等形式得到水源补给。根据观测,森林涵养水源保证补给水分的时限,因坡度、基岩、坡面状况而不同,从两个月到一年不等,由此可见森林涵养水源的巨大能力。 1.2.2我国水源涵养林现状 我国森林多分布在大江、大河上、中游和支流上游,不少林区既是水源涵养林又是用材林,具有双重功能。由于过去重采伐利用木材,不少明显具有涵养水源作用的森林也被

文档评论(0)

df9v4f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