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评估检测:2-1-2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岳麓版).docVIP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评估检测:2-1-2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岳麓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2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岳麓版)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4·湖北八校联考)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指出:“中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作者高度评价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B 【解析】紧扣“中世纪”时间限制条件,即封建社会时期。解题的关键是材料中的“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打破了市坊界限;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故选B项。 2.开元时(713~741年),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聚如山,舶深六七丈”。从材料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广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口 B.唐朝时海外贸易十分繁荣 C.唐代的手工业很发达 D.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答案】B 【解析】A项扩大了广州的世界地位,且单个材料不能体现是否第一;材料体现的是海外贸易,排除C项;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开始于北宋,排除D项;综合材料“舶多、舶深、货物多”等信息可确定B项正确。 3.《秦律》规定“有买及卖也,各婴其价(挂上价格标签);小物不能名一钱者,“勿婴”,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受钱必辄入钱缿(xiàng,陶制容钱器)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罚)一甲”。从中可以获悉秦朝(  ) ①已有管理市场交易的法律 ②所有商品须明码标价 ③市场交易收到一定监督 ④政府对经济生活全面控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据“小物不能名一钱者,‘勿婴’”这一信息可排除②,即可确定A项正确。 4.明初实行一种政策:商人要获得盐引,须运粮到北方边疆,以粮换“引”,凭“引”到指定盐场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销售。其推行直接导致了(  ) A.晋商的迅速崛起 B.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C.重农抑商的破产 D.农工皆本思想的产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商业的特征。采用排除法,B、C两项与明初的阶段特征不符,D项与材料不符。题意是说明初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间接促进了长途贩运发展,而地处西北的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迅速崛起。 5.《西都杂记》称:“西都禁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驰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分析正确的是(  ) A.西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 B.西都城内商业活动已打破坊、市的界限 C.街衢是指当时北宋著名的商业街 D.西都的商业活动已取消了时间限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与城市。材料反映西都严格执行“禁夜”政策,一年只有三天放禁,其余夜间居民不得在居住的坊里从事其他活动,即政府对城市的各项活动严格限制,据此可判断西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 6.(2014·江西师大附中)一位前往洛阳经商的潞州商人,住在洛阳城中一处专供潞州商人居住的建筑物里,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均极便利。此人因生意有成,在这栋建筑物里唱戏酬神。这位商人最可能身处那个时代(  ) A.汉代 B.唐代 C.宋元 D.明清 【答案】D 【解析】解题时抓住题干中“专供潞州商人居住”这一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明清时期出现的商帮有关,故选D项。 7.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该观点是(  ) A.正确的,因为符合全球史观 B.正确的,因为符合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C.错误的,因为否认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D.错误的,因为夸大了历史偶然性的作用 【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材料认为如果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早引进20年,就能够解决明末的粮食问题,也许明朝就不至于灭亡了。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政治统治腐朽引发了一系列的统治危机,饥民造反只是危机加剧的结果。材料中的观点显然是夸大了偶然性因素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8.明成祖朱棣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他(  ) A.反对向夷人征税 B.反对与外国人进行资易 C.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D.重义轻利的心态 【答案】A 【解析】解读材料可知,明成祖认为商税本来是为了抑商的,对国家的财政来说无关痛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