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评估检测:2-4-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岳麓版).docVIP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评估检测:2-4-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岳麓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评估检测:2-4-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岳麓版)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1953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仅有2.3%。20世纪50年代,中国采取的改变制造业落后状态的重大措施有(  ) ①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施五年计划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题干让选出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措施,即工业发展措施,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对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 2.某文件规定:“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出台的时间应该是(  ) A.1931年 B.1945年 C.1949年 D.1954年 【答案】C 【解析】据“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这一信息可知,相关文件提出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1954年时这一任务已经完成。 3. 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  ) A.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B 【解析】“多出钢快出钢”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情形。 4.1958年毛泽东提出生产计划要作“三本帐”,中央要作两本帐:一本是必成的计划,对外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不对外公布。地方也有两本帐:第一本帐就是中央的第二本帐,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帐也是期成的。“三本帐”的提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B.人民公社公有化程度提高 C.大跃进追求高指标 D.中央与地方强化经济职能 【答案】C 【解析】据“1958年”这一时间信息结合所学可确定当时生产计划的制定体现了大跃进追求高指标。 5.伴随着火柴的问世,名目繁多、五彩缤纷的火花应运而生。这些记载着历史前进步伐的火花堪称时代的一面镜子。右图这枚火花可能见证的历史时期是(  ) ①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②三大改造时期 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④文化大革命时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据图中信息“人民公社(开始建立于1958年)”结合所学可知,③④符合题意。 6.曾经在某一年,北京市顺义县把全县400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8个大社,分别叫“红旗”“卫星”“七一”“火箭”“东风”“东方红”“先锋”和“红星”合作农场。这表明(  ) A.体制改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B.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严重 C.农业期盼迈上科技发展之路 D.农业合作化运动成就巨大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史实,片面的追求公有的规模,是农村中“左”倾错误发展的表现。 7.下图介绍信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 介绍信 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办)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 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 1963年1月10日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考查信息解读、综合分析的能力。从“通用粮票”“1963年”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由此可知正确答案选B项。A、D两项与题意不符,C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本题易错选C项,忽视现象与本质的区别。 8.建国后一首提倡“深耕密植”的民谣唱到:“红色大军千千万,深翻土地突击战,冲天干劲如猛虎,铁锨飞舞似闪电。寒风凛冽汗满面,手中血泡磨成串,保证质量深二尺,超过定额驾火箭。”其创作的背景是(  ) A.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进入高潮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寒风凛冽汗满面,手中血泡磨成串,保证质量深二尺,超过定额驾火箭”可以看出,此时生产出现了跃进的趋势,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是大跃进运动的体现。 9.1963~1965年期间,我国对“工”业的投资比重已由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62)的61.7%下降到51.9%,对农业的投资比重则由3.4%上升到7.6%。这种变化说明(  ) A.国家已基本实现工业化 B.工农业比例已趋于协调 C.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 D.三五计划开始以农业为重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由于“左”倾错误和自然灾害等因素,中国经济困难,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