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前沿知识讲座程序.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业前沿知识讲座 贵大机械学院汽车系 龙飞 第一部分 关于汽车工业 1886年的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为其机动车申请了专利。同年10月,卡尔·本茨的三轮机动车获得了德意志专利权(专利号:37435a)。这就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1886年真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德国人卡尔·奔驰研制的0.9马力的三轮汽车取得了帝国专利证书,同年,另一名德国人戴姆勒也试驾了他发明的四轮汽油汽车,从此,汽车开始改变这个世界。 从卡尔·奔驰制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到现在加速到时速100公里只需要三秒钟的超级跑车,一百年来,汽车业经历了三次变革: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安装汽车装配流水线,带来了汽车工业史上的第一次变革;50年代战后的经济繁荣使汽车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给汽车带来了第二次变革;到60年代末,日本汽车工业出现奇迹,物美价廉的汽车使汽车工业发生了第三次变革 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汽车工业通常指发动机、底盘、车身等各种零部件设计与制造、营销等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活动。汽车诞生在欧洲,但是,以大规模生产为标志的汽车工业的形成是在美国,以后又扩展到欧洲、日本直至世界各国。 一、汽车工业的形成 第一次变革—流水线大批量生产 第二次变革—汽车产品多样化 第三次变革—精益的生产方式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1863-1974)(Henry Ford)做出了突出贡献。福特首先提山并实现了“让汽车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第一次变革—流水线大批量生产 1883年福特开始从事汽车制造业; 1903年福特(Ford)汽车公司诞生; 1908年1 0月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投产T型汽车; 1913年创建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生产流水线,并实行了工业大生产管理方式; 1929年T型车停产时,总共生产了1500万辆, 福特T型车使汽车在美国得到普及,汽车进入了普通美国家庭;标准化大规模生产使福特获得巨大商业成功,1925年每天下线9109辆; 福特汽车公司被誉为“汽车现代化的先驱”。 后来闻名世界的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克莱斯勒公司(chrysler)打破了福特的第一次辉煌,最多时美国曾有181家汽车厂。 到了1927年,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仅存留了44家,其中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公司的销售量占美国汽车总销售量的90%以上。 汽车大规模生产的组织模式: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全能厂的生产模式以通用汽车公司为代表的通过专业化协作,由一些汽车制造企业联合起来,集中管理和销售体系的生产模式。 第二次变革—汽车产品多样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人对美国汽车一统天下非常的不满。为了与美国的汽车公司抗衡,欧洲开发了多姿多彩的新车型。 严谨规范的奔驰、宝马 轻盈典雅的法拉利、雪铁龙 雍容华贵的劳斯莱斯、美洲豹 神奇的甲壳虫 风靡全球的“迷你” 欧洲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使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逐步由美国移向欧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欧各国的汽车产量仅为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的11.5%;到战后的1950年,这一数字提高到16%;而到1970年,北美仅生产749.1万辆,而西欧各国却超过北美产量的38.5%,达到1 037.8万辆 欧洲汽车厂家闻名遐迩: 如德国大众、奔驰、宝马(BMW) 法国雷诺(Renault)、标致(Peugeot)、雪铁龙 意大利菲亚特(Fiat) 瑞典沃尔沃(Volvo)等。 欧洲汽车工业的特点: 既有美国式大规模生产的特征,又有欧洲式多品种高技术的趋势,汽车在结构、性能等方面都得剑了大幅度提高 第三次变革—精益的生产方式 世界汽车工业的第三次变革发生在日本。日本汽车工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1966年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1000美元,为汽车的普及创造了条件。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日本认识到包括能源在内的资源短缺是日本的致命弱点,于是,日本政府不断强化汽车法规。1978年修改的排放及噪声法规是世界最严格的标准,从而迫使日本汽车工业放弃了向大功率、高车速、豪华大型车辆发展的意图,形成了经济、实用的日本汽车的风格。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对国外进口汽车进行严格限制,并鼓励各公司积极引进美国汽车技术,从而保护了日本的民族汽车工业。 由于日本实现了汽车国内销售和出口双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奇迹。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达到1100万辆,超过美国汽车生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成为新的世界汽车发展中心。 实现了汽车工业从欧洲到日本的第三次转移。 当前,尽管世界汽车市场日趋饱和,但日本汽车仍以其优越的性能、合理的价格、可靠的质量、完善的电子设施、低排放、低油耗和多样化的品种不断地扩大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